黄清贤答中评:非绿整合 两岸和平才展曙光

黄清贤(来源:中评社资料图)

  中评社北京9月2日电(记者林艳)鸿海集团创办人郭台铭日前正式独立参选2024,南开大学台湾政治研究中心主任、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行政管理系教授黄清贤接受中评社记者采访表示,希望非绿阵营能够有效地进行整合,给民进党施加压力,让台湾政治能够发展得更好,让两岸的和平能够展现曙光。

  黄清贤表示,从表面上看,郭台铭这一举动确实是与下架民进党背道而驰。现在的局势是纵使整个非绿阵营整合都不一定能够下架民进党,更何况现在非绿阵营分成了三大板块,所以这也会让大家觉得距离下架民进党越来越远。他进一步分析表示,郭台铭认为侯友谊支持度上不去,柯文哲也没有足够的选举资源,凭藉自己过去在经济与管理上的经验可以让台湾得到提升,因此一直认为自己在当选台湾地区领导人问题上是“舍我其谁”。但从大局上看,这样的“舍我其谁”想法事实上会让整个非绿阵营分崩离析,这也是目前非绿阵营最大的危机。当然,非绿阵营之所以造成今天的局面,并非一日之寒。非绿阵营谈了很久的整合,但在理念、利益甚至身段上都一直没有有效地推进,这之间的问题在于整合理念究竟是什么?整合过程中如何满足支持者对于本身政治利益的想象?整合的时候是不是应该放下身段、彼此真心诚意地去整合?从开始到现在,非绿阵营之间看不到在这三个方面的推进,所以郭台铭现在会站出来并不是预料之外的事情。

  黄清贤认为,从郭台铭如此大阵仗地宣布要参选,以及到各地去召集支持他的势力,可以看出他确实是参选的,当然在参选过程中也可能会发生改变。尤其是从他商业上的经验去看,他是一个现实主义者,而所有现实主义者一定会考量成本与效益之间的平衡。他现在站出来就是为了撑大筹码,让他在非绿阵营整合上更有发言权,否则当侯友宜和柯文哲已经成为国民党和民众党的“总统”候选人时,他本身没有一个身份去介入整合过程,再加上9月17日联署最后期限的逼近,他也只能选择跳出来参选。至于他是否一定会参选到底,现在还不能确定,因为后面还有一个登记环节,在登记之前情况都有可能改变。站在郭台铭的立场上,他认为可以凭藉自己所拥有的个人资源以及与其他人的关系,做到整合另外两个人,但这几天发展形势来看,情况或许没有他想象的好,所以他也有可能会去调整策略。   黄清贤指出,郭台铭如果坚持独立参选到底,对非绿阵营的破坏性是绝对存在的。从整合角度来看,柯文哲其实没有必要和国民党或者泛国民党阵营整合,正如柯文哲所说,国民党内部都没有办法整合好,他没有办法去谈,因此蓝白合作就会出问题。同时,国民党内部更会出现问题,国民党中央现在想要用党纪的方式去约束那些想要帮助郭台铭的人,但国民党中央够强吗?国民党中央有足够理念和资源去整合其他人吗?这会不会造成国民党因郭台铭而变得更加分散的局面?这些都是郭台铭坚持参选可能对蓝营及非绿阵营的危害。他认为,郭台铭应该去思考如果执意参选,是否能够凌驾于已经经过两个党内公开程序推选出来的人?如果没有办法,就会形成大家认为的保送赖清德当选,这难道是他的初衷吗?当郭台铭花这么大的资源,得到的却是犯难或是非绿阵营的指责,这值得吗?因此,如果郭台铭回到参选的初衷就是想让台湾更好,那么就要想办法找到自己最好的定位,认真去思考如何让非绿阵营参选人能够真正整合,思考自己如何在台湾政治影响力上充分发挥应有的能量,这才是他想要争取台湾地区领导人位置应有的正确方法,才能够成为让大家尊重的政治人物。

  黄清贤表示,如果民进党上台会继续走“倚外谋独”、接受“以台制华”的路线,这对两岸和平是非常大的伤害。因此,我们希望在此过程中,非绿阵营能够展现他们的能力。这几年,除了高科技产业发展比较好以外,台湾普罗大众的生活在物价高涨、工作机会减少情况下,收入已经大不如前。在此情况下,如何让台湾的政党政治能够良性地发展,能够给民进党更多的警惕,让政党之间能够有制衡力,这都是我们希望台湾未来能够发展更好需要思考的问题,更何况两岸和平是台湾发展最重要的前提。因此,我们希望非绿阵营能够有效地进行整合,给民进党施加压力,让台湾政治能够发展得更好,让两岸的和平能够展现曙光。

黄清贤(来源:中评社资料图)

  中评社北京9月2日电(记者林艳)鸿海集团创办人郭台铭日前正式独立参选2024,南开大学台湾政治研究中心主任、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行政管理系教授黄清贤接受中评社记者采访表示,希望非绿阵营能够有效地进行整合,给民进党施加压力,让台湾政治能够发展得更好,让两岸的和平能够展现曙光。

  黄清贤表示,从表面上看,郭台铭这一举动确实是与下架民进党背道而驰。现在的局势是纵使整个非绿阵营整合都不一定能够下架民进党,更何况现在非绿阵营分成了三大板块,所以这也会让大家觉得距离下架民进党越来越远。他进一步分析表示,郭台铭认为侯友谊支持度上不去,柯文哲也没有足够的选举资源,凭藉自己过去在经济与管理上的经验可以让台湾得到提升,因此一直认为自己在当选台湾地区领导人问题上是“舍我其谁”。但从大局上看,这样的“舍我其谁”想法事实上会让整个非绿阵营分崩离析,这也是目前非绿阵营最大的危机。当然,非绿阵营之所以造成今天的局面,并非一日之寒。非绿阵营谈了很久的整合,但在理念、利益甚至身段上都一直没有有效地推进,这之间的问题在于整合理念究竟是什么?整合过程中如何满足支持者对于本身政治利益的想象?整合的时候是不是应该放下身段、彼此真心诚意地去整合?从开始到现在,非绿阵营之间看不到在这三个方面的推进,所以郭台铭现在会站出来并不是预料之外的事情。

  黄清贤认为,从郭台铭如此大阵仗地宣布要参选,以及到各地去召集支持他的势力,可以看出他确实是参选的,当然在参选过程中也可能会发生改变。尤其是从他商业上的经验去看,他是一个现实主义者,而所有现实主义者一定会考量成本与效益之间的平衡。他现在站出来就是为了撑大筹码,让他在非绿阵营整合上更有发言权,否则当侯友宜和柯文哲已经成为国民党和民众党的“总统”候选人时,他本身没有一个身份去介入整合过程,再加上9月17日联署最后期限的逼近,他也只能选择跳出来参选。至于他是否一定会参选到底,现在还不能确定,因为后面还有一个登记环节,在登记之前情况都有可能改变。站在郭台铭的立场上,他认为可以凭藉自己所拥有的个人资源以及与其他人的关系,做到整合另外两个人,但这几天发展形势来看,情况或许没有他想象的好,所以他也有可能会去调整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