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京台学者共研会在北京举行

会议现场(中评社 徐媛摄)

  中评社北京8月31日电(中评社报导组)8月29日,第八届京台学者共研会在京举行,来自海峡两岸的90余位专家学者与会,围绕“中国式现代化与两岸融合发展”主题展开深入研讨。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副会长孙亚夫,北京市政协副主席、民革北京市委主委、北京海峡两岸民间交流促进会会长王红,中央台办研究局局长仇开明,全国台联副会长杨毅周,北京市台办主任霍光峰,北京联合大学党委书记楚国清,台湾丝路文化协会理事长赖来焜等领导嘉宾出席会议。

  本届论坛由民革北京市委、北京联合大学、北京海峡两岸民间交流促进会联合主办,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中国政法大学台湾法学研究中心、北京中山文化交流协会、台湾丝路文化协会承办。

  北京市政协副主席、民革北京市委主委、北京海峡两岸民间交流促进会会长王红在致辞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的现代化,越来越多的台湾同胞选择到大陆发展,把智慧和力量融入两岸融合发展潮流。中国式现代化将为台胞扎根大陆、建功立业提供前所未有的机遇。北京市将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融合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首善标准,发挥首都优势,持续深化京台交流合作与融合发展,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北京篇章贡献力量。

  王红表示,京台学者共研会是北京市举办的一项学者交流活动,秉持“共研共商共同关注的话题,共谋两岸发展之道”的宗旨,为两岸学者搭建促交流、谋合作、聚共识的联系沟通平台,在汇聚专家学者智慧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成为两岸学界交流的重要平台和品牌。本届共研会以“中国式现代化与两岸融合发展”为主题,契合时代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各位学者围绕会议主题进行充分交流研讨,为推进两岸和平发展、融合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真知灼见,贡献智慧力量。

  台湾丝路文化协会理事长赖来焜表示,中国人就应该有现代化自信,文化自信,创新自信,治理自信,人才自信和文明自信。他指出,希望未来能够由“六个自信”能延伸出“五个同”,即“书同文”、“语同音”、“车同轨”、“货同币”、“法同责”。

会议现场(中评社 徐媛摄)

  北京联合大学党委书记楚国清在致辞中表示,中国式现代化与两岸融合发展这一主题,与新时代的两大历史任务——民族复兴和祖国完全统一紧密相连。中国式现代化攸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两岸融合发展关系到祖国和平统一。两岸学者共同探讨中国式现代化与两岸融合发展这一议题,不仅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而且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楚国清表示,中国式现代化是两岸同胞共建共享的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离不开广大台湾同胞的共同参与。深入推进两岸融合发展,是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总体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内在要求,也是广大台湾同胞参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现实路径。如何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持续深化两岸融合发展?他认为,这是新时代我们要回答的一项重大课题。回答好这一课题,我们既需要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规律,科学研判中国式现代化为两岸融合发展提供的机遇,也需要积极审慎评估和应对各种障碍和风险挑战,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扎扎实实推进各个领域融合发展。希望通过这次共研会,凝聚两岸学者关于中国式现代化与两岸融合发展的专家智慧,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两岸融合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在主旨发言环节,全国台联副会长杨毅周发表题为《中国式现代化与台湾同胞的机遇》的演讲。杨毅周表示,中国式现代化正在为台湾同胞在新时代得到新的发展提供历史性的机遇。具体而言,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最大规模发展给台湾同胞的经济机遇;二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和谐协调发展给台湾同胞的生活机遇;三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华现代文明发展给台湾同胞的文化机遇;四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和平发展是给台湾同胞的和平机遇。

  杨毅周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与机遇需要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中国式现代化为台湾同胞提供巨大的发展机遇和空间。如何才能使得这些机遇成为现实?一是台湾同胞必须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坚决反对“台独”分裂,反对外部势力干涉,坚决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二是台湾同胞必须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中国观;三是台湾同胞应该投入到两岸融合发展的进程中;四是两岸应该开展广泛的民主协商,共同结束敌对状态,建立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框架。

  台湾洄源文化交流发展协会理事长张志铭发表主旨演讲表示,“一带一路”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实践。倡议提出“五通”,即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张志铭认为,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民心相通。他指出,从1949年至今,台湾一直在参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台湾的现代化历程也是广义的中国式现代化一部分。两岸是一个利益共同体,是责任和命运的共同体。我们有很多台胞在大陆,也有很多大陆同胞在台湾,两岸在经贸合作、文化交流等各方面都有着紧密联系。他认为,应该从这些开始,做好两岸交流,促进民心相通。

  (中评社报导组:记者林艳李子宁;助理记者徐媛蔡卓君)

会议现场(中评社 徐媛摄)

会议现场(中评社 徐媛摄)

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院长李维一(中评社 蔡卓君摄)

北京市政协副主席、民革北京市委主委王红致辞(中评社 蔡卓君摄)

台湾丝路文化协会理事长赖来焜(中评社 蔡卓君摄)

北京联合大学党委书记楚国清致辞(中评社 蔡卓君摄)

全国台联副会长杨毅周发言(中评社 蔡卓君摄)

台湾洄源文化交流发展协会理事长张志铭发言(中评社 蔡卓君摄)

会议现场(中评社 徐媛摄)

  中评社北京8月31日电(中评社报导组)8月29日,第八届京台学者共研会在京举行,来自海峡两岸的90余位专家学者与会,围绕“中国式现代化与两岸融合发展”主题展开深入研讨。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副会长孙亚夫,北京市政协副主席、民革北京市委主委、北京海峡两岸民间交流促进会会长王红,中央台办研究局局长仇开明,全国台联副会长杨毅周,北京市台办主任霍光峰,北京联合大学党委书记楚国清,台湾丝路文化协会理事长赖来焜等领导嘉宾出席会议。

  本届论坛由民革北京市委、北京联合大学、北京海峡两岸民间交流促进会联合主办,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中国政法大学台湾法学研究中心、北京中山文化交流协会、台湾丝路文化协会承办。

  北京市政协副主席、民革北京市委主委、北京海峡两岸民间交流促进会会长王红在致辞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的现代化,越来越多的台湾同胞选择到大陆发展,把智慧和力量融入两岸融合发展潮流。中国式现代化将为台胞扎根大陆、建功立业提供前所未有的机遇。北京市将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融合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首善标准,发挥首都优势,持续深化京台交流合作与融合发展,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北京篇章贡献力量。

  王红表示,京台学者共研会是北京市举办的一项学者交流活动,秉持“共研共商共同关注的话题,共谋两岸发展之道”的宗旨,为两岸学者搭建促交流、谋合作、聚共识的联系沟通平台,在汇聚专家学者智慧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成为两岸学界交流的重要平台和品牌。本届共研会以“中国式现代化与两岸融合发展”为主题,契合时代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各位学者围绕会议主题进行充分交流研讨,为推进两岸和平发展、融合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真知灼见,贡献智慧力量。

  台湾丝路文化协会理事长赖来焜表示,中国人就应该有现代化自信,文化自信,创新自信,治理自信,人才自信和文明自信。他指出,希望未来能够由“六个自信”能延伸出“五个同”,即“书同文”、“语同音”、“车同轨”、“货同币”、“法同责”。

陕汽配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