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关注:郭想当在野共主 柯文哲何去何从

柯文哲。(中评社资料照片)

  中评社台北8月29日电(记者 俞敦平)28日上午鸿海集团创办人郭台铭正式宣布参选2024大选,非绿政营大分裂。民进党2024大选参选人、党主席赖清德,又向赢得2024年大选迈出了一大步。而郭台铭的参选,对近期多份民调整体呈现下滑趋势的柯文哲来说,无疑更是雪上加霜。根据先前多份民调显示,郭台铭的参选对柯文哲的影响是最大的。这结果不难理解,因为这两位的支持者,大部分是对传统蓝绿失望的中间选民,自然支持者重迭的比例高。柯文哲要如何扭转劣势,给柯的时间和选择已经不多。柯文哲何去何从,值得关注。

  郭台铭宣布参选2024大选,尽管他在记者会上多次强调他是为了号召在野阵营团结整合,是为了建立“非绿联合竞选平台”。但现状是,郭台铭想当在野共主的意图相当明显,而对于中国国民党籍、新北市长侯友宜而言,侯已一再表态,他是国民党推出的参选人,不可能改变,自然不会屈居为郭的副手。同样的,民众党推出的参选人柯文哲,也无意当郭的副手。这样的形势表明,以郭台铭为主体的非绿整合,恐怕只是郭的一厢情愿,虽然郭台铭一直惦记着郭柯配。

  柯文哲要如何走出困局,扭转郭台铭参选带来的冲击,根据26日日本学者小笠原欣幸在脸书发布的民调解读,柯文哲整体民调的下滑的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女性支持者大幅下降。柯文哲从还是台北市长期间,就多次被指控“厌女、恐同”,也一直是绿营女权民代们和绿色特殊族群网红们的最大目标。在台湾,柯文哲已经被塑造成支持觉醒文化和进步主义者的公敌。先不论这到底是不是如柯阵营所言的民进党主导的“一条龙式打压”,但是柯文哲在女性选票和在特殊族群选票中获得的支持度非常低,却相当明显。   在政治方面,虽然,柯文哲曾多次主张蓝绿并没有什么不同,甚至生动的用狒狒不是爬上树屁股才变成红的来比喻。这也是他宣称创立民众党的主要动机之一。他的论点是无论蓝绿都是以政党利益为优先,而不是以台湾人民的福祉为重。他认为蓝绿两党都有贪污、黑箱、内斗等问题,而且都对中国大陆的关系没有清晰的策略和方向。

  柯文哲期望民众党打破蓝绿的高墙,建立一个超越意识形态的第三势力。但目前综观下来,民众党并没有展现出和蓝绿的关键性不同,无论是民众党的地方染黑的疑虑或是新竹市长高虹安涉嫌诈领助理费的案件,都对他的选情造成了冲击。

  在两岸方面,柯文哲也曾表示,两岸关系决定权不在台湾,是个假议题。他认为,两岸关系的发展不是由台湾单方面决定的,而是受到国际情势和中美关系的影响。这论述反映了他对两岸关系的务实态度,但是也没有完全脱离蓝绿执政时期维持现状的政策方针。

  在政策方面,女权、特殊族群选票上几乎回天乏术、为了维护地方影响力也不得不运用地方势力,加上两岸议题拿不出和蓝绿关键差异的情况下,柯文哲可以考虑似乎只有政策面的不同。例如在性别议题上,打起尊重家庭与传统中华文化的价值,经济上强调减少政府干预,打造良好经济环境等,替民众党和蓝绿两党制造出区别。   老实说,过去台湾政党光谱通常都用统独为主要分野,蓝营代表“亲中统一”,绿营代表“反中独立”。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其他议题上,台湾的政治势力和民间团体尽管有些不同的立场和价值观。譬如,民进党从推动性别议题上大力提倡女权、修法允许同婚、通奸除罪到允许同性伴侣收养。经济政策上废核推绿能导致电费成本大幅增加,然后透过大撒币式的补助来平衡等等。但真正能影响多少选票,或影响选举胜负,始终是见仁见智的问题。

  当然,随着郭台铭宣布参选,柯文哲在当前的环境下要走出自己的路,益显艰难。那么现实上,柯文哲的选择已经不多。首先,在郭台铭的压力下同意郭柯配;二是,坚持以民众党的身分参选;三是,接受蓝白合,整合出一组双方可以接受的搭配方式力战绿营。柯文哲何去何从?利弊得失之间,那一条路线最可以勉强接受,确实费思量。

柯文哲。(中评社资料照片)

  中评社台北8月29日电(记者 俞敦平)28日上午鸿海集团创办人郭台铭正式宣布参选2024大选,非绿政营大分裂。民进党2024大选参选人、党主席赖清德,又向赢得2024年大选迈出了一大步。而郭台铭的参选,对近期多份民调整体呈现下滑趋势的柯文哲来说,无疑更是雪上加霜。根据先前多份民调显示,郭台铭的参选对柯文哲的影响是最大的。这结果不难理解,因为这两位的支持者,大部分是对传统蓝绿失望的中间选民,自然支持者重迭的比例高。柯文哲要如何扭转劣势,给柯的时间和选择已经不多。柯文哲何去何从,值得关注。

  郭台铭宣布参选2024大选,尽管他在记者会上多次强调他是为了号召在野阵营团结整合,是为了建立“非绿联合竞选平台”。但现状是,郭台铭想当在野共主的意图相当明显,而对于中国国民党籍、新北市长侯友宜而言,侯已一再表态,他是国民党推出的参选人,不可能改变,自然不会屈居为郭的副手。同样的,民众党推出的参选人柯文哲,也无意当郭的副手。这样的形势表明,以郭台铭为主体的非绿整合,恐怕只是郭的一厢情愿,虽然郭台铭一直惦记着郭柯配。

  柯文哲要如何走出困局,扭转郭台铭参选带来的冲击,根据26日日本学者小笠原欣幸在脸书发布的民调解读,柯文哲整体民调的下滑的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女性支持者大幅下降。柯文哲从还是台北市长期间,就多次被指控“厌女、恐同”,也一直是绿营女权民代们和绿色特殊族群网红们的最大目标。在台湾,柯文哲已经被塑造成支持觉醒文化和进步主义者的公敌。先不论这到底是不是如柯阵营所言的民进党主导的“一条龙式打压”,但是柯文哲在女性选票和在特殊族群选票中获得的支持度非常低,却相当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