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贝尔:美国不再想影响中国而想保存体系
中评社华盛顿3月31日电(记者余东晖)有美国“印太沙皇”之称的白宫国安会印太事务协调员坎贝尔谈及美国对华战略思维的变化,称美国现在更强调接受中国“本来的样子”,不再老想着如何影响中国的力量轨迹和政策选择,而更想保存和稳定美国发挥领导作用的运行体系。
坎贝尔30日下午出席其创建的智库新美国安全中心举办的“炉边对话”,谈美国的印太战略。作为拜登政府印太战略的主要制定者与执行者之一,坎贝尔大量谈到印太战略中最重要组成部分对华战略的演变。
首先,坎贝尔指出,印太地区以前被当作地缘战略的次要区域,现在焦点转移,印太第一次被当作主要场域。现在美国有两党共识:需要加强美国在印太地区的博弈。而乌克兰冲突在地缘战略层面,将欧洲区域与印太区域更密切地联系起来。
关于美国印太战略中的对华战略目标,坎贝尔指出,几十年来美国亚太战略界主要有两种观点。第一种以前是主导性的理论,认为美国要与中国开展大国外交,其他亚太国家有样学样就好。第二种相信更重要的框架是与盟友伙伴合作,产生对华接触的大背景,这样才能更有效的与中国打交道。现在这已经成为主导性的共识。
坎贝尔表示,现在拜登政府试图强调在许多方面接受中国“本来的样子”(as it is)。“过去我们经常花大量的时间思考我们的政策如何影响中国力量的轨迹,我们经常倾向于过高估计我们的能力,来决定中国如何演变和可能的选择。而现在我们认识到我们能采取的最重要的步骤与运行体系相关,是关于如何与盟友伙伴合作,保存和稳定我们认为重要的东西。”坎贝尔说道。
近年来,美国战略界反思对华战略没能达到通过接触来改变中国的预期目的,现在更多地考虑放弃改变中国的幻想,而通过与中国展开竞争对抗,显示美国的领导作用,保持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和现行体系。坎贝尔的表态就反映了这种主流战略思维的变化。
坎贝尔说,我们正处于美中关系新阶段的早期,美国对华战略主导性元素是竞争,美国寻求和平竞争,在美国有能力独自或者与盟友伙伴合作获胜的领域展开竞争。同时承认存在可以发现共同地带可合作的领域,还认识到要为这个竞争性关系建设底线基础和护栏,但还没成功。
在美中激烈竞争下是否还有可能合作?坎贝尔称,拜登政府从执政之初就决定在与中国展开有雄心和坚定的外交之前,要先通过投资自己和加强联盟,加强自身的实力地位。美国花一年半到两年的时间,加强伙伴关系,像四方会谈、澳克斯等,以向那些觉得美国衰落的人显示,美国未来几十年仍将在全球政治中发挥领导作用。
坎贝尔表示,鉴于美中两军活动接近,发生意外的风险挑战增加,我们寻求冷战时期有过的那种避险沟通机制,这是负责任的妥当的步骤。两国元首在巴厘岛峰会表明,要采取谨慎步骤,建设更可预见和稳定的关系。有些步骤被最近的气球事件打乱,未来几个月可见到两国之间是否可能重新建立有效、可预见、建设性的外交。
坎贝尔称,美方已经做好准备进行习拜通话,从美方的意图来说,就是想要保持沟通性的开放。他保证,美国想保持沟通渠道开放的意图是真切的,因为这符合美国的战略利益。美国的盟友和伙伴也希望美中之间有建设性的关系,而不是将世界带向对抗。
对于台湾问题如何与美国印太战略相适应,坎贝尔宣称,美国对台手法的最重要元素是“保持和平稳定”,相信保存现状符合各方最佳利益。美国通过与有关各方的活跃外交,军队部署,遵守“台湾关系法”,将其他国家带入这个等式,来实现美国的目标。同时认识到,台湾的民主、经济、技术成就值得美国珍惜和支持。
关于印度在美国印太战略中的作用,坎贝尔认为,21世纪对美国最重要的双边关系是美印关系。他说,美印注定要更密切地合作,使这个关系更加深入丰富,更具战略重要性。美印关系在各个领域的接触正在指数级地增长,双方合作议程丰富,雄心勃勃。美印不是同盟,也不会成为同盟,但不意味着不能成为亲密伙伴。美国理解、鼓励和支持印度在全球舞台发挥大国作用。
中评社华盛顿3月31日电(记者余东晖)有美国“印太沙皇”之称的白宫国安会印太事务协调员坎贝尔谈及美国对华战略思维的变化,称美国现在更强调接受中国“本来的样子”,不再老想着如何影响中国的力量轨迹和政策选择,而更想保存和稳定美国发挥领导作用的运行体系。
坎贝尔30日下午出席其创建的智库新美国安全中心举办的“炉边对话”,谈美国的印太战略。作为拜登政府印太战略的主要制定者与执行者之一,坎贝尔大量谈到印太战略中最重要组成部分对华战略的演变。
首先,坎贝尔指出,印太地区以前被当作地缘战略的次要区域,现在焦点转移,印太第一次被当作主要场域。现在美国有两党共识:需要加强美国在印太地区的博弈。而乌克兰冲突在地缘战略层面,将欧洲区域与印太区域更密切地联系起来。
关于美国印太战略中的对华战略目标,坎贝尔指出,几十年来美国亚太战略界主要有两种观点。第一种以前是主导性的理论,认为美国要与中国开展大国外交,其他亚太国家有样学样就好。第二种相信更重要的框架是与盟友伙伴合作,产生对华接触的大背景,这样才能更有效的与中国打交道。现在这已经成为主导性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