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文哲脸书:若要偷渡京华城案根本不用开会 

北院勘验台北市都委会的会议纪录,柯文哲脸书表示,比3+11透明100倍。(照片:柯文哲脸书)

  中评社台北7月10日电/台湾民众党前主席柯文哲涉京华城案已被羁押10个月,台北地方法院10日继续审理,勘验台北市都委会专家小组、专案小组会议的会议纪录。柯文哲脸书10日发文表示,京华城的会议记录跟影像早就都在网路公开,又不是像covid-19期间指挥中心“3+11”致命决策或疫苗采购无会议纪录。如果今天都发局真的想要偷渡京华城案,大可以不用举办这些会议,更不用把会议记载得这么详细,供检察官来挑三拣四、掐头去尾。只要像民进党政府一样咬死“没有会议纪录”,就天下太平。

  柯文哲脸书全文如下:

  又不是3+11,京华城的会议记录跟影像,早就都在网路公开,今日勘验是让大家陪检察官学都市计划的ㄅㄆㄇ、ABC?还是“是”与“非”?

  今日检方申请勘验2021年两场专家会议 以及第775次都委会影像,这些会议的共同点就是邀集了专家、府方、申请单位多方共同讨论,确认京华城申请都市计划变更的适法性与公益性。

  这12场会议,不应该个别讨论、分别看待,因为会议是连续的进程,京华城所提的都市计划申请容积奖励,就是一步一步经过专家会议提供意见,逐步改善后才送公展、经都委会通过。勘验这些会议光碟,更可以听到大部分委员都认同京华城“类都更”身份,期待京华城改建后,可带动松山一带整体更新与繁荣。

  但检察官却又要“见微知着”,拿单一一场、个别委员意见见缝插针做文章,去脉络化的理解整个审议过程,断章取义侦办,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且通常检辩双方要勘验会议影像或侦讯光碟,多半是两造对影像内容写成笔录有争执的时候,但这几场会议纪录或影音,网路上都有,公开转译成笔录后,检辩双方也都没有意见,何必浪费大家时间?

  又不是像covid-19期间指挥中心“3+11”致命决策、或疫苗采购无会议纪录,或者把讨论过程之不同意见直接略过,北市府当时做到如此公开透明的程度,证明内心坦荡,如果今天都发局真的想要偷渡京华城案,大可以不用举办这些会议,更不用把会议记载得这么详细,供检察官来挑三拣四、掐头去尾。

  只要像民进党政府一样咬死“没有会议纪录”,皇城之内就天下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