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京:竞逐新兴产业新赛道

图①:中汽创智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江豚1号”飞行汽车验证机。(图片来源:人民日报)图②:中兴通讯滨江全球5G智能制造基地内,工业级移动机器人进行作业。(图片来源:人民日报)图③:亿嘉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工程师测试人形机器人。(图片来源:人民日报)图④:南京埃斯顿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机器人生产机器人”智能化产线。(图片来源:南京埃斯顿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供图)

  中评社北京6月11日电/据人民日报报导,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规模超8600亿元,智能电网产业链竞争力国内领先,机器人产业挺进全国第一方阵……实施产业强市三年行动计划以来,江苏南京市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2024年,当地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2%左右。

  日前,记者深入南京几个典型产业进行采访,从三个维度近距离观察了当地发展新兴产业的思路与成效。

  打通“上”与“下”

  匹配产业链和场景支持

  南京拥有4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上万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居全国前列。如何发挥链主企业作用,支持新兴产业强链补链延链?几家机器人企业的实践很有代表性。

  零整对接,上下游紧密协作。

  南京埃斯顿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1号厂房内,由机器人制造机器人的“科幻”场景正在上演——重载机器人和装配机器人灵活配合,上下料、换夹具自动完成,不出20分钟,就装好一台机器人底座。

  20分钟车程外,南京南传智能技术有限公司车间里,一个个减速器经过检验后打包发货。“减速器是机器人的核心零部件。这些年,公司对埃斯顿的减速器供货量逐年增加,预计2025年较上年数量可以实现翻番。”公司总经理束长林介绍。

  产业链合作,并非简单的“买卖”。“从产品设计、研发到测试,双方全程共同参与。”束长林说,公司生产减速器过程中,从前期材料选择,到精度、寿命测试,再到样机投产,都会和埃斯顿的技术人员一起琢磨,“比如这个耐久冲击试验区,需要在巴掌大的减速器上负载2吨重的砝码,对产品扭矩、弯矩都提出了很高要求,其中的测试参数、方法和标准,也是和埃斯顿反复商讨后设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