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政策增收减负 感受消费新动能新活力

江西吉安市峡江县赣中现代物流园快递分拨中心,工作人员正分拣包裹。(图片来源:人民日报)

甘肃陇南市两当县金洞乡袁家沟村,电商主播(右)正与农户直播推介玫瑰花。(图片来源:人民日报)

  中评社北京6月11日电/据人民日报报导,前不久,中办、国办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围绕提升消费能力、创造有效需求、增强消费意愿等,部署一系列重要举措,推动实现投资效益提高和消费扩容升级的良性互促。4月25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提高中低收入群体收入,大力发展服务消费,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在政策推动和市场引导下,各地区各部门和相关企业通过创新实践形成合力,加速释放消费潜力。如何进一步改善条件提升消费能力,创新场景培育消费热点,综合施策激发消费动能?近日,记者在各地探访消费市场,走访不同居民家庭,感受消费新动能新活力。

  好政策增收减负——腰包鼓起来,消费底气足
  
  “3,2,1,上链接。”近日,在江西宜黄县圳口乡电商直播基地里,洪德进的红薯粉丝销售火爆。看着后台跳动的订单数,这名80后主播难掩兴奋:“去年这会儿,粉丝还堆在老乡家里发愁呢!”

  作为土生土长的圳口乡人,洪德进曾目睹家乡的优质农产品因销路不畅而滞销。改变始于宜黄县实施的“城乡居民增收促进行动”——政府不仅在乡里建起直播基地,还组织“乡村干部+青年志愿者”参加电商培训。“第一堂课教选品构图,第二周学习实操直播。”洪德进回忆,首批培训的20名学员中,已有5人成为“带货能手”,他自己每月直播收入稳定在8000元以上。

  政策的“组合拳”还在持续发力:政府牵线搭桥,让圳口乡的300余亩生态水果园与电商平台签订直供协议;“圳口市集”品牌的打造,让黑笋干、竹荪等特产供不应求。数据显示,2024年宜黄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2095元,同比增长6.6%。

  在洪德进看来,山货“触网”,收入增长,当地居民的消费热情被激发出来。

  “旧冰箱抵了800元,政府又补了500元,这台新智能冰箱相当于便宜了1300元!”在宜黄县城超群电器城,市民李大姐下单购买了一台冰箱。作为“消费能力保障支持行动”的落地举措,宜黄县122家企业参与的以旧换新活动已累计发放补贴614万元,直接带动消费超318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