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度邵逸夫奖揭晓

邵逸夫奖今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图片来源:大公文汇全媒体)

  中评社北京5月28日电/据大公文汇全媒体报导,被誉为“东方诺贝尔奖”的邵逸夫奖27日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公布2025年度获奖名单。邵逸夫奖理事会主席暨评审会副主席杨纲凯率领理事会理事胡志远、罗智泉及朱明中,共同揭晓了这一年度科学盛事。
杨纲凯在致辞中回顾道,邵逸夫奖旨在表彰在天文学、生命科学与医学、数学科学三大领域取得突破性成就的科学家。每个奖项包括证书、金牌及120万美元奖金。“邵逸夫奖作为国际性奖项,坚持不分种族、国籍、性别和宗教信仰的评选原则,表彰那些对人类生活产生深远影响的科学突破”。杨纲凯在发布会上透露,邵逸夫奖正在考虑于广义科学范畴增设一个新奖项,具体细节将适时公布。

  2025年度邵逸夫奖得主及其成就

  天文学奖:由加拿大理论天体物理研究所教授约翰·理查德·邦德(John Richard Bond)和英国剑桥大学天体物理学教授乔治·艾夫斯塔希欧(George Efstathiou)共同获得。评委会表彰他们在宇宙学方面的开创性工作,特别是对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涨落的研究。他们的理论预测已通过大量观测得到验证,为精确测定宇宙年龄、几何结构和质能含量作出重要贡献。

  生命科学与医学奖:授予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生物化学研究所荣休所长沃尔夫冈·鲍迈斯特(Wolfgang Baumeister)。他研发的冷冻电子断层成像技术(cryo-ET)实现了生物样本在自然细胞环境中的三维可视化。这项技术对理解病毒与细胞互动、阿尔兹海默症等重大医学难题的发病机制和疗法,具有突破性意义。

  数学科学奖:由清华大学丘成桐数学科学中心教授深谷贤治(Kenji Fukaya)获得。评委会肯定他在辛几何学领域的开创性工作,特别是预见并构建了“深谷范畴”,这一成果对辛拓扑、镜像对称和规范场论等领域产生深远影响。其团队亦有华人科学家参与——深谷和他的合作伙伴吴、太田、小野一起建立并大大扩展了拉格朗日弗洛尔理论。

  2025年度颁奖典礼将于今年10月21日举行,届时获奖者将亲临香港接受这一崇高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