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跨境直通救护车计划 港至今收11个案
中评社香港5月8日电(记者卢哲)香港特区政府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7日在立法会表示,自大湾区跨境直通救护车试行计划推出以来,截至上月底,医管局共接收11宗跨境救护车转运个案,其中8宗由港大深圳医院转介,3宗由澳门仁伯爵综合医院转介,病人年龄介乎15至79岁,涉及呼吸衰竭、心房颤动及需要接驳呼吸机协助呼吸等病况。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研究开展非急重病人跨境陆路转运,探索在指定公立医院开展跨境转诊合作试点。香港特别行政区(特区)行政长官也在二○二三年《施政报告》中提出要探讨粤港澳大湾区医院之间救护车跨境转运病人的安排。在国家多个部委支持下,香港特区政府联同广东省和深圳市政府,以及澳门特区政府于二○二四年十一月三十日正式推出为期一年的“大湾区跨境直通救护车试行计划”(试行计划)。
卢宠茂在回覆议员提问时表示,试行计划的首阶段安排先实行跨境直通救护车由深圳和澳门的指定派送医院(即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港大深圳医院)和澳门仁伯爵综合医院)载送病人到香港的指定公立医院。
在试行计划下,经指定跨境合作医院团队评估及同意,可安排以“点对点”模式于指定医院之间直接运送有特定需要及临床状况合适的病人到香港,无需在口岸转换救护车,从而减低病人在运送过程的风险。视乎试行计划的成效及运作经验,粤港澳三地政府会考虑如何扩展计划,例如增加指定医院(包括深圳以外的大湾区内地城市)及/或将试行计划扩展至双向安排。
卢宠茂表示,自试行计划推出至今(截至二○二五年四月底),医管局共接收了11宗跨境救护车转运个案,其中八宗由港大深圳医院转介,三宗则由澳门仁伯爵综合医院转介。上述个案中,病人年龄介乎15至79岁,涉及的病况包括呼吸衰竭、心房颤动及需要接驳呼吸机协助呼吸等。根据专业医疗评估,上述个案的病人有持续住院的治疗需要,情况均相对稳定,但无法自行返港,亦不适合经现有口岸转乘香港救护车返港。另有一宗由港大深圳医院转介的个案经两地的医疗团队共同评估个案后认为病人未符合转运条件而没有启动安排。
卢宠茂说,必须强调的是,并非所有出现上述病况的病人即代表适合以跨境救护车转运,派送医院和接收医院仍将视乎个别病人当下的临床状况作出专业和审慎的评估,从而决定是否需要为病人安排跨境转院以接受持续的治疗或康复安排。
中评社香港5月8日电(记者卢哲)香港特区政府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7日在立法会表示,自大湾区跨境直通救护车试行计划推出以来,截至上月底,医管局共接收11宗跨境救护车转运个案,其中8宗由港大深圳医院转介,3宗由澳门仁伯爵综合医院转介,病人年龄介乎15至79岁,涉及呼吸衰竭、心房颤动及需要接驳呼吸机协助呼吸等病况。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研究开展非急重病人跨境陆路转运,探索在指定公立医院开展跨境转诊合作试点。香港特别行政区(特区)行政长官也在二○二三年《施政报告》中提出要探讨粤港澳大湾区医院之间救护车跨境转运病人的安排。在国家多个部委支持下,香港特区政府联同广东省和深圳市政府,以及澳门特区政府于二○二四年十一月三十日正式推出为期一年的“大湾区跨境直通救护车试行计划”(试行计划)。
卢宠茂在回覆议员提问时表示,试行计划的首阶段安排先实行跨境直通救护车由深圳和澳门的指定派送医院(即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港大深圳医院)和澳门仁伯爵综合医院)载送病人到香港的指定公立医院。
在试行计划下,经指定跨境合作医院团队评估及同意,可安排以“点对点”模式于指定医院之间直接运送有特定需要及临床状况合适的病人到香港,无需在口岸转换救护车,从而减低病人在运送过程的风险。视乎试行计划的成效及运作经验,粤港澳三地政府会考虑如何扩展计划,例如增加指定医院(包括深圳以外的大湾区内地城市)及/或将试行计划扩展至双向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