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信文:半导体产业“去台化”趋势非常明显

彰化师范大学创意创新创业研究中心主任王信文。(中评社 方敬为摄)

  中评社台中12月17日电(记者 方敬为)台积电美国亚利桑那州厂6日举行盛大上机典礼,彰化师范大学创意创新创业研究中心主任王信文接受中评社访问表示,台积电赴美扩大投资,从美国角度来看,是为了促成美国半导体产业自主,看重的是台积电的扩散效应、产业聚落、生态圈复制到美国。但对于台积电在美生产能否获利、能否长期经营,美国未必在乎。

  王信文指出,据目前台积电赴美设厂投资的规划蓝图来看,短期感觉上具有程度上的获利前景,但长期而言,台积电必须面对赴美投资生产成本高昂、企业文化未必行得通、产能良率的落差、技术外流的风险、产品价格竞争力下滑等问题,因此台积电赴美设厂未来堪称挑战重重,利弊得失值得观察。

  王信文,交通大学管理学博士,彰师大三创暨管理科技研究中心主任、全球管理暨服务科学评论主编。曾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调研学者、美国柏克莱加州大学访问学者、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短期研究员等职,研究专长包括国企跨境电商策略、大数据行销决策、区块链、资通讯5G整合与智慧机械等。

  台积电美国亚利桑那州厂6日举行上机典礼,美国总统拜登也出席。台积电这波投资设厂分为二期,第一期工程预计2024年开始量产4奈米制程晶片,第二期工程预计2026年开始生产高阶制程3奈米晶片,两期工程总投资金额约400亿美元,为美国史上规模最大的国外直接投资案之一。

  针对台积电高阶制程赴美生产可能引发的效应,王信文认为,短期内当然是利大于弊,目前第一期的生产晶片非高阶制程产品,相信在产能、良率上不是问题,台积电可以先在第一阶段适应在美生产的环境,站稳发展脚步,但以长期来看,恐怕是挑战重重。

  王信文指出,台积电创办人张忠谋对于赴美设厂投资下了注脚“全球化已死”,未来地缘政治风险的提升,很多国家包括美国、欧洲、日本、中国,都在积极形构个别的半导体产业生态圈,各先进体系并订出具体时程,大多落在2025年、2027年或2030年,因此可以看出,国际间走向半导体产业“去台化”的趋势非常明显。

  他说,当然台积电高层强调包括最先进的制程、最纯熟的产业生态圈、供应链都在台湾,整个台湾晶圆制造的产业聚落优势难以被国际所追赶。可是大家都知道,产业技术没有永远的佼佼者,尤其当拥有顶尖科技的欧美反过头来重视起半导体制造这一块,无人能够担保长期下来,台积电的技术能不被追赶过去。

  王信文提到,观察台积电赴美投资的策略,可以感受到第一阶段相对保守,先投了120亿美元,预计在两年后2024年开始量产4奈米制程晶片,希望能先站稳发展脚步,同一时间,美国本地的Intel则强调,在那个时候他们推出来的晶片等级能够比台积电更好,显然,台积电赴美已让本地厂商有所忌惮。

  他指出,台积电亚利桑那州厂第二阶段,将于2026年起生产高阶制程的3奈米晶片,这样的规划来看,代表台积电希望第一阶段站稳脚步后,第二阶段加强生产等级,这样的规模台积电所配合的几百家上中下游厂商,肯定是要一同赴美,所以长久来看,美国肯定能因为台积电而在本地建构起一个完整的生态圈。

  王信文说,台积电赴美扩大投资,从美国角度来看,是为了促成美国半导体产业自主,看重的是台积电的扩散效应、产业聚落、生态圈复制到美国,但对于台积电在美生产能否获利、能否长期经营,美国未必在乎。

  所以,王信文认为,台积电赴美投资所谓“技术外流”的疑虑甚至并非首要风险,台积电要在美国站稳脚步与本地业者竞争、获利,前提是要有足够的人才供应,才有办法支撑美厂取得媲美台厂的良率与产能,以维持营收水准。台湾的晶圆代工之所以强势,就是因为有很多优秀人才投进去,并愿意配合台积电的企业文化,高工时、轮班制,才能够让学习曲线可以很快的上来,精进良率与制程,最终使产能上升。

  但是,他说,众所周知,一旦到美国设厂,找来的员工不可能都是台湾人,美籍员工能否配合台积电的企业文化?有待商榷。加上美国人力成本远高于台湾,甚至在劳工福利、休假制度、薪资水平等都更为严苛,势必连带影响美厂的产能、良率、产品定价,这些问题都会拖累台积电美厂的竞争力。更长远而言,人才毕竟是流动的,所谓技术外流、Know/How的扩散效应,基本上也难以防范。

  王信文认为,台积电赴美设厂所面临的挑战重重,美国政府不太可能出手替私人企业维系,尤其台积电又不是美国本地企业,美国只要透过台积电获取完整的半导体产业聚落,其目的就算达成,台积电要长久在美支撑,或需要有更长久且完整的发展蓝图,才能够克服挑战。

彰化师范大学创意创新创业研究中心主任王信文。(中评社 方敬为摄)

  中评社台中12月17日电(记者 方敬为)台积电美国亚利桑那州厂6日举行盛大上机典礼,彰化师范大学创意创新创业研究中心主任王信文接受中评社访问表示,台积电赴美扩大投资,从美国角度来看,是为了促成美国半导体产业自主,看重的是台积电的扩散效应、产业聚落、生态圈复制到美国。但对于台积电在美生产能否获利、能否长期经营,美国未必在乎。

  王信文指出,据目前台积电赴美设厂投资的规划蓝图来看,短期感觉上具有程度上的获利前景,但长期而言,台积电必须面对赴美投资生产成本高昂、企业文化未必行得通、产能良率的落差、技术外流的风险、产品价格竞争力下滑等问题,因此台积电赴美设厂未来堪称挑战重重,利弊得失值得观察。

  王信文,交通大学管理学博士,彰师大三创暨管理科技研究中心主任、全球管理暨服务科学评论主编。曾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调研学者、美国柏克莱加州大学访问学者、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短期研究员等职,研究专长包括国企跨境电商策略、大数据行销决策、区块链、资通讯5G整合与智慧机械等。

  台积电美国亚利桑那州厂6日举行上机典礼,美国总统拜登也出席。台积电这波投资设厂分为二期,第一期工程预计2024年开始量产4奈米制程晶片,第二期工程预计2026年开始生产高阶制程3奈米晶片,两期工程总投资金额约400亿美元,为美国史上规模最大的国外直接投资案之一。

  针对台积电高阶制程赴美生产可能引发的效应,王信文认为,短期内当然是利大于弊,目前第一期的生产晶片非高阶制程产品,相信在产能、良率上不是问题,台积电可以先在第一阶段适应在美生产的环境,站稳发展脚步,但以长期来看,恐怕是挑战重重。

  王信文指出,台积电创办人张忠谋对于赴美设厂投资下了注脚“全球化已死”,未来地缘政治风险的提升,很多国家包括美国、欧洲、日本、中国,都在积极形构个别的半导体产业生态圈,各先进体系并订出具体时程,大多落在2025年、2027年或2030年,因此可以看出,国际间走向半导体产业“去台化”的趋势非常明显。

心理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