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评:关税海啸来袭 影响“大罢免”走势

  中评社香港4月8日电/特朗普宣布对台加征32%关税后的首个台股交易日,台股狂泄2000多点、新台币汇率也暴跌,岛内业界哀鸿遍野。这些现象说明,民进党当局对关税战的“不抵抗政策”、“安抚牌”初步失灵,关税海啸如持续冲击台湾经济表现、陷民进党于被动,必将对台湾政局造成深远影响。

  连日来,许多蓝营县市长、民代、媒体人指出,台湾应该团结应对关税海啸与经济危机,绿营应该叫停“大罢免”政治斗争。众所周知,各党区域“立委”长期扎根地方经营,与本土产业界关系密切,一旦关税海啸冲击地方经济,必然受到所在地选民、金主的极大压力和强烈诉求,这无疑对掌握执政权的民进党及党籍区域“立委”不利。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已有8名绿营“立委”罢免案一阶段连署通过,据报导另有4名罢免“绿委”的一阶段连署也将宣告通过,当“大罢免”形势从“35:0”到“35:12”,意味着罢免将从“空战”转向“陆战”,从绿营侧翼团体四处点火的“游击战”转为蓝绿地方实力对垒的“阵地战”。因此,“大罢免”首阶段看似是绿营把持舆论话语权、蓝营被动挨打,但接下来形势如何变化,仍有相当多变数。

  虽然民进党拥有宣传动员“大罢免”的丰沛资源,激进绿营支持者至今仍对罢免怀有极大热情,但关税战无疑将转移对“大罢免”的舆论焦点。当然,绿营向来擅长“炒短线”制造眼球效应以获取政治利益,但关税海啸毕竟会影响到岛内每个产业、每个民众的现实收入与资产得失,“钱包扁扁、也要罢免”的理盲民意应难成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