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亚伟:美若不以台制华 北京会对台克制
中评社华盛顿12月20日电(记者 余东晖)美国智库卡特中心高级顾问刘亚伟指出,如果美国不利用台湾来遏制中国,北京不会贸然对台湾采取任何冒险性行动;如果美方能在对台军售、高层访台方面保持克制,北京对台采取的反应行动也会更克制。
亚特兰大中国研究中心与卡特中心中美印象网站日前联合举办“2023年中国向何处去?”线上讲座。刘亚伟在会上展望了2023年的美中关系。他预期,美中关系在2023年还有相向而行的机会,虽然美中在台湾问题上还会发生摩擦,在合作方面也难有实质性进展,但通过布林肯访华,双方应当专注于建立危机管控机制,为稳定美中关系奠定基础。
刘亚伟指出,现在中国的决策者可能普遍相信,美国与中国展开战略竞争,并不惜一切代价遏制中国崛起,是华盛顿的既定国策。尽管双边破镜重圆不太可能,但他们仍想劝说拜登及其团队改变他们与中国不共戴天的心态,至少不要让对中国实现现代化至关重要的中美关系滑向冲突。在巴厘岛会晤前后中美各级官员有一系列的线下会晤,中方试图传递的信息是,希望美方不要刻意脱钩,更谨慎地对待中国的核心利益,不要踩踏红线。
刘亚伟预期,中美关系在2023年还有回暖的希望,这是因为在中共20大之后,中国领导人的当务之急是尽快走出疫情并稳定经济发展。对美国领导人来说,中期选举刚刚结束,在2024年大选拉开帷幕之前,还有一年的时间可以相对平心静气地打点双边关系。
刘亚伟不认为美国会为了重置美中关系而从现有的对华限制措施上后撤,其中一些限制措施是国会通过立法执行的,行政部门很难取消。美国更不会减少在高科技领域的对华脱钩努力,尤其是在军民两用技术方面。美国在拜登入主白宫近两年居然还不取消特朗普关税这一事实表明,美国一些决策人敌视中国和要置中国于死地的决心之强。但美方至少可以在许多其他方面降温。中方也必须拿出实际行动应对美方的关切。一个巴掌拍不响,双边关系的恶化,双方都有责任。
刘亚伟指出,如果美中双方在合作方面寸步难行,那就应当把精力放在建立危机管控机制上,祗有这样才能负责任而和平地处理两国不断升级的竞争关系。他期待布林肯年后的北京之行能为2023年稳定中美关系打下良好的基础。
台湾问题是美中关系未来最危险的风险所在。刘亚伟表示,2023年美中在台海问题上肯定还会发生摩擦。如果麦卡锡当选众议长后又去台湾访问,美国根据最新的“国防授权法”向台湾提供大宗武器,新国会通过“台湾政策法”,那么中方肯定会作出回应。如果美方能在这些方面更克制,中方也会更克制。他也希望中方能冷静对待美国的挑衅举动,有更大的定力和耐心,祗有这样才能掌握主动。随着时间流逝,让两岸华人自己找到解决方案,而不是让外国人包括美国人来利用这个问题,作为分化和战胜中国的方式。这是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唯一路径。
北京在台湾问题上还能够等多久?这是这个研讨会热议的话题。刘亚伟认为,如果美国不利用台湾来遏制中国,北京不会贸然对台湾采取任何冒险性行动。近年来解放军在台海军事活动的增加,基本都是对美国涉台决定和行动的反应,无论是军售,还是国会议员或行政部门的高官访台。美国政府不是不清楚为什么今年8月初大陆会采取更为激烈的措施对付台湾。
刘亚伟指出,民调显示台湾人多数是愿意保持现状的,他们知道他们的领导人突然宣布独立或者美国在刺激大陆方面走得太远的后果。台湾中期选举结果实际上也是对台海局势的一种反应。虽然这是地方选举,与两岸关系、美台和中美关系没有直接关联,但是折射出民众对于民进党一些鲁莽做法的不高兴,比如公开宣布欢迎佩洛西来访并期待美国其他立法和行政官员访台。民众担心台湾会成为美中战略对立的受害者和牺牲品。
美国斯佩尔曼学院副教授吉文思(John Givens)称,两岸现状能否维持主要看北京能否容忍现状,因为对于台湾和美国而言,目前并没有比维持现状更好的替代选项。他不认为北京有尽快解决台湾问题的紧迫感,因为北京相信时间在大陆一边,只要目前关于台湾地位的虚构(fiction)还能维持,北京尚可忍受,除非他们被逼到墙角,面临执政危机。
佐治亚州立大学教授魏德安(Andrew Wedeman)指出,如果中方怀疑美方在对台关系方面漂移太远,认为美国在支持“台独”,统一的可能性流失,则形势就会变得更危险。如果华盛顿表明美国仍相信其一个中国政策,在台湾问题上减少对华施压,让北京不那么忧虑,局势就不会那么危险。
魏德安认为,只要台湾不宣布“法理独立”,北京是能够容忍现状的。同理,芯片问题是一种“相互摧毁保证”,只要双方在这个问题上的敌意受到控制,大家都有钱赚,战争的风险就会受到制约。
中评社华盛顿12月20日电(记者 余东晖)美国智库卡特中心高级顾问刘亚伟指出,如果美国不利用台湾来遏制中国,北京不会贸然对台湾采取任何冒险性行动;如果美方能在对台军售、高层访台方面保持克制,北京对台采取的反应行动也会更克制。
亚特兰大中国研究中心与卡特中心中美印象网站日前联合举办“2023年中国向何处去?”线上讲座。刘亚伟在会上展望了2023年的美中关系。他预期,美中关系在2023年还有相向而行的机会,虽然美中在台湾问题上还会发生摩擦,在合作方面也难有实质性进展,但通过布林肯访华,双方应当专注于建立危机管控机制,为稳定美中关系奠定基础。
刘亚伟指出,现在中国的决策者可能普遍相信,美国与中国展开战略竞争,并不惜一切代价遏制中国崛起,是华盛顿的既定国策。尽管双边破镜重圆不太可能,但他们仍想劝说拜登及其团队改变他们与中国不共戴天的心态,至少不要让对中国实现现代化至关重要的中美关系滑向冲突。在巴厘岛会晤前后中美各级官员有一系列的线下会晤,中方试图传递的信息是,希望美方不要刻意脱钩,更谨慎地对待中国的核心利益,不要踩踏红线。
刘亚伟预期,中美关系在2023年还有回暖的希望,这是因为在中共20大之后,中国领导人的当务之急是尽快走出疫情并稳定经济发展。对美国领导人来说,中期选举刚刚结束,在2024年大选拉开帷幕之前,还有一年的时间可以相对平心静气地打点双边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