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观察:国际秩序转型 中美合作大于竞争

  中评社北京4月5日电(评论员 胡志勇)国际秩序转型的本质是权力再分配与规则重构的双重进程。但目前的国际秩序转型日趋复杂,风险性上升,美国主导的自由国际秩序因国内的政治极化与社会撕裂陷入失能,可能加剧世界及美国的不稳定。全球化推动权力再分配,也促进了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而特朗普 “美国优先”政策不仅削弱了国际协调机制,更使全球陷入了“无秩序竞争”,但也为中美及其他主要大国寻求合作路径提供了一定的空间。作为“旧秩序”的受益者与“新秩序”的倡导者,中国如何平衡改革者与建设者身份,将决定未来国际秩序的走向。中国作为联合国五常之一,应更积极推动多边主义,支持联合国在国际发展合作中的中心协调作用,共同抵制逆全球化和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倡导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营造合作共赢、共同繁荣的良好发展环境。

  随着特朗普再度入主白宫,与拜登时期全面遏制中国的政策相比,中美两国合作的机率与空间在上升,应在相互尊重基础上,照顾核心关切,管控彼此分歧,在互利互惠基础上拓展合作领域,共同探索出一条既有利于两国、又造福世界的正确相处之道。双方可务实展开以下领域的合作:

  第一、在政治领域:

  中美双方应在维护各自红线的基础上,继续推动元首外交,积极利用多边国际活动深化互动,进一步增进双方的政治互信。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层面推进各领域的务实合作对话。中美两国在地方城市层面,不断拓展在绿色能源、公共卫生等领域的对口协作,推动中美关系深入发展。

  目前,中美双方最现实的选择是“管控冲突、扩大合作面”、务实对话,以更灵活、多层次的方式推进中美关系实质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