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见日本华侨 韩国瑜:华侨是台湾的名片

韩国瑜。(中评社 俞敦平摄)

  中评社台北3月24日电(记者 俞敦平)“立法院长”韩国瑜24日下午接见“中华民国”留日东京华侨总会、华侨协会总会日本分会及东京中山学会回国致敬团”,他在致词中热烈欢迎东京华侨,称他们是台湾的名片,展现台湾人的勤劳、热情与真诚。他提到“立法院”85位“立委”参与台日“国会”联谊,凸显对台日交流的重视,并分享台日旅游人次与台积电在日投资等数据,强调双方经济与科技合作的紧密性。韩国瑜感谢华侨每年举办升旗典礼展现爱国心,并鼓励海外华侨团结一致,超越蓝绿分歧为台湾努力。他还透露“立法院”有意在会期缓和时赴大阪参加万国博览会,与各地华侨交流。

  24日下午,“立法院长”韩国瑜接见“中华民国”留日东京华侨总会、华侨协会总会日本分会及东京中山学会回国致敬团”一行。中国国民党籍“立委”洪孟楷、柯志恩、民主进步党籍“立委”锺佳滨和“侨委会”副委员长阮昭雄陪同出席。

  韩国瑜致词时首先对东京华侨总会会长及所有干部、会员表示热烈欢迎。他说:“对华侨来说,回台湾就像回娘家,是避风港;而对台湾同胞来说,各位华侨在海外就是一张张台湾的名片。”他进一步解释,华侨无论在工作、学习、婚姻还是创业上的表现,都反映出台湾人的勤劳、热情、真诚与和善,对提升台湾国际形象至关重要。他强调,这种互助与期待让台湾与华侨之间的情感更加深厚。

  谈及台日关系,韩国瑜提到,“立法院”目前有113位“立委”,其中85位参与台日“国会”联谊,占比高达75%,显示对双边交流的高度重视。他说:“这个数字非常惊人,代表“立法院”对日本“国会”交流非常非常重视。”他也分享台湾在性别平权上的进步,表示113位“立委”中有48位女性,占比42.5%,是台湾推动男女平等的成功例证。

韩国瑜24日下午接见“中华民国留日东京华侨总会、华侨协会总会日本分会及东京中山学会回国致敬团”。(中评社 俞敦平摄)

  在经济与人民往来层面,韩国瑜指出,2024年有108万日本国民来台旅游,而台湾赴日人次更高达604万,显示台日人民间的密切联系。他说:“日本人口一亿多,台湾两千多万,604万人次这个数字让华侨朋友能感受到台日关系的重要性。”他还提到台积电在日本熊本的第一厂投资已成功,第二厂即将启动,并补充道:“台积电是看得见的巨人,但看不见的各行各业,台日间的经济、科技与贸易交流数字非常大。”

  此外,韩国瑜特别感谢东京华侨总会每年在双十国庆举办升旗典礼。他感动地说:“各位在异乡热爱国家,对台湾这片土地有一份热情,这声音都传到我们“立委”的耳朵里,我们心里真的很感谢。”他鼓励华侨在海外团结一致,并提出:“人在其他国家,身为台湾同胞,眼里不再有蓝与绿,心中只有台湾情。”他认为,虽然台湾内部政治有分歧,但华侨在海外应超越对立,成为彼此的靠山,共同为台湾发声。

  最后,韩国瑜也提到,大阪将于2025年4月举办万国博览会,若“立法院”会期缓和,“立委”们可能组团前往参加。他说:“我们希望顺便与各地侨民朋友请安问好,多来多往。”他再次感谢华侨到访,并强调台日友好与华侨贡献的重要性。

韩国瑜。(中评社 俞敦平摄)

  中评社台北3月24日电(记者 俞敦平)“立法院长”韩国瑜24日下午接见“中华民国”留日东京华侨总会、华侨协会总会日本分会及东京中山学会回国致敬团”,他在致词中热烈欢迎东京华侨,称他们是台湾的名片,展现台湾人的勤劳、热情与真诚。他提到“立法院”85位“立委”参与台日“国会”联谊,凸显对台日交流的重视,并分享台日旅游人次与台积电在日投资等数据,强调双方经济与科技合作的紧密性。韩国瑜感谢华侨每年举办升旗典礼展现爱国心,并鼓励海外华侨团结一致,超越蓝绿分歧为台湾努力。他还透露“立法院”有意在会期缓和时赴大阪参加万国博览会,与各地华侨交流。

  24日下午,“立法院长”韩国瑜接见“中华民国”留日东京华侨总会、华侨协会总会日本分会及东京中山学会回国致敬团”一行。中国国民党籍“立委”洪孟楷、柯志恩、民主进步党籍“立委”锺佳滨和“侨委会”副委员长阮昭雄陪同出席。

  韩国瑜致词时首先对东京华侨总会会长及所有干部、会员表示热烈欢迎。他说:“对华侨来说,回台湾就像回娘家,是避风港;而对台湾同胞来说,各位华侨在海外就是一张张台湾的名片。”他进一步解释,华侨无论在工作、学习、婚姻还是创业上的表现,都反映出台湾人的勤劳、热情、真诚与和善,对提升台湾国际形象至关重要。他强调,这种互助与期待让台湾与华侨之间的情感更加深厚。

  谈及台日关系,韩国瑜提到,“立法院”目前有113位“立委”,其中85位参与台日“国会”联谊,占比高达75%,显示对双边交流的高度重视。他说:“这个数字非常惊人,代表“立法院”对日本“国会”交流非常非常重视。”他也分享台湾在性别平权上的进步,表示113位“立委”中有48位女性,占比42.5%,是台湾推动男女平等的成功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