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中心进驻工厦 建筑及供电具挑战
建筑业界表示,近期有多个工厦转型为数据中心的趋势,但面临多个挑战,例如怎样协调电力公司在建造期间同步进行电力配套安装、如何在有限的建筑空间内找到位置放置地底油缸,以及在有限空间内整合电力设施和数据中心设备等。业界期待为香港的数据中心建设贡献力量。
“电是数据中心的核心命脉”,华营建筑集团高级项目经理黄家豪,日前接受大公报记者专访时强调。华营建筑在2015年完成其首个数据中心项目─中国联通(香港)数据中心项目,且荣获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境外工程)。负责建造荃湾西数据中心的黄家豪表示,集团近年成功完成葵涌数据中心和荃湾西数据中心项目,荃湾西项目更是首次成功协调电力公司于建造期间同步进行电力配套安装,提升了工程效率。
协调中电同步安装电力设施
黄家豪表示,每座数据中心都会配一座变电站,而变电站主要由中电集团控制,且中电对电力的配套安装有特定要求。他认为建设数据中心的首个挑战是如何在完成全部建造步骤的同时,让中电进行配电工作,从而缩短工期。“在荃湾西工贸发展项目中,从业主、顾问到公司都在不断与中电召开会议,与其配合,最终成功实现让中电同步进行电力配套安装。”黄家豪表示,自该项目落成后,业界也开始尝试此种做法。
数据就是金钱,稳定的电力供应是确保数据中心流畅运作的关键。黄家豪表示,虽然中电值得信赖,但供电故障率相对较高,因此紧急发电机尤为重要。紧急发电机需要配备多个地底油缸,而香港寸土寸金,地底油缸会占用大量空间,黄家豪直言这是一大挑战。他补充,华营目前也在与相关专家、业主共同商讨解决方案,探讨制造不同类型的地底油缸来减少空间的使用。
数据中心与普通住宅楼宇不同,其配备各式各样的紧急发电机等,对机电供应有着极高的依赖性和巨大需求。此外,香港对建造楼宇的层高有限制,因此黄家豪认为,如何在有限空间内让机电设施融入到建筑师的布局中,确保其运作顺畅,是建设数据中心面临的第三大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