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积电赴美掀论战!退休高管劝台湾别再讲硅盾
中评社台北3月12日电/台积电宣布对美国扩大投资,引发全球关注,在台湾也引发正反不同意见,尤其许多人忧心核心技术外流、台积电变美积电,台湾优势被美国掏空。对此,台积电元老级员工、台积电文教基金会董事、也是公司前副总经理陈健邦11日罕见受访发声,直言台积电赴美是命运与时机交会,攸关台积电及台湾半导体生存关键,因此需要全社会的祝福,大家团结、再创奇迹。
根据《中时新闻网》报导,陈健邦说,台湾不应自称有“硅盾”,台积电也不想被推到晶片战争最前线。
陈健邦是台积电编号第9号的元老级员工,1980至1987年在工研院服务,当工研院技术转移到台积电时,就是团队的核心成员,也负责许多重要厂房建造跟营运。关于近日的台积电赴美扩大投资话题,由台湾事实查核教育基金会董事黄兆徽主持的Podcast节目《新闻真假掰》11日播出陈健邦的专访,表达看法。
他先强调已非现任台积电员工,无法评论台积电本身。但作为深知台积电运作的“老臣”,他先澄清一说法,呼吁台湾官员应该让“硅盾”一词从字典消失。他以美女为例说,别人称赞“美女”当然没问题,但不要自称是美女。他说,以前台积电高阶主管就说过,“我们绝对不要在晶片战争被推到最前线”,外国人喜欢说“硅盾”,但我们最好不要用。
针对台积电为何要大规模到美国设厂,意义何在?陈健邦表示,客户希望我们到美国,为了美国、为了我们自己,这是一个台湾半导体“生存问题”,我们要去,只是规模要做多大,那能否成功?美国人要跟台湾站在一条线上。他说,假如美国人自己可做,我们不需要去,美国也不需要找我们过去。他直言,这东西很困难,绝对比造潜舰、登陆月球困难。至于“Mission impossible”(不可能的任务)要实现,就是要做到张忠谋2018年退休那天讲的“团结合作、我相信台积会屡创奇迹”。
陈健邦也建议政府在教育文化面要提供台积电赴美协助。他说,若是缺乏台积电员工家属的支持,赴美设厂不可能成功。“未来要在亚利桑那沙漠盖出那么多工厂,要派很多人携家带眷,那要给员工、家属什么条件”?他说,盖厂之前除了宿舍很重要,应该要有学校,例如称做凤凰城台商子弟学校,或是国际学校,甚至可学以前荷兰人做法,大举移民事业的地方,要把家属照顾放在第一优先,成为员工海外安定力量。陈健邦认为,投资美国的1千亿美元中,可能至少要拿10亿美金盖一个有台湾特色的国际学校,让这些人在当地积极发展,让有些非长期待在美国的员工,能够衔接回台的教育。他强调,这可以变当地华人的精神中心,也比盖工厂重要多了!变成台湾国力延伸,除了能融入当地,也能拉入当地各方人马。
陈健邦直言,海外有一个台湾的当地社区乡镇,成为精神重心,“教育部”、“外交部”要主动负起责任!
至于最先进制程、核心研发能根留台湾吗?陈健邦指出,自己已离开技术20年,但坦白讲就算把台积电所有制程送给英特尔,它一样做不出来,中间有太多眉眉角角,与其讨论技术外流,赶快把做出来的晶片制造终端产品更重要。他强调,一个新技术出来到成熟,台积电内部也需要2、3年才能稳定成熟,“半生不熟的东西,绝对不敢搬到美国,搬过去也没有用,只是会制造灾难!”与其担心技术外流,不如更进一步想晶片的终端应用。
陈健邦语重心长说,张忠谋在自传里面曾提及自己1985年到台湾,是一场与“命运的约会”,因此这次台积电要不要去美国,也是如今的时空变成“命运的约会”,时间错过就没有,这时候台湾政府、台积电都需要非常好的领导人跟台湾民众祝福,还有团结合作。
中评社台北3月12日电/台积电宣布对美国扩大投资,引发全球关注,在台湾也引发正反不同意见,尤其许多人忧心核心技术外流、台积电变美积电,台湾优势被美国掏空。对此,台积电元老级员工、台积电文教基金会董事、也是公司前副总经理陈健邦11日罕见受访发声,直言台积电赴美是命运与时机交会,攸关台积电及台湾半导体生存关键,因此需要全社会的祝福,大家团结、再创奇迹。
根据《中时新闻网》报导,陈健邦说,台湾不应自称有“硅盾”,台积电也不想被推到晶片战争最前线。
陈健邦是台积电编号第9号的元老级员工,1980至1987年在工研院服务,当工研院技术转移到台积电时,就是团队的核心成员,也负责许多重要厂房建造跟营运。关于近日的台积电赴美扩大投资话题,由台湾事实查核教育基金会董事黄兆徽主持的Podcast节目《新闻真假掰》11日播出陈健邦的专访,表达看法。
他先强调已非现任台积电员工,无法评论台积电本身。但作为深知台积电运作的“老臣”,他先澄清一说法,呼吁台湾官员应该让“硅盾”一词从字典消失。他以美女为例说,别人称赞“美女”当然没问题,但不要自称是美女。他说,以前台积电高阶主管就说过,“我们绝对不要在晶片战争被推到最前线”,外国人喜欢说“硅盾”,但我们最好不要用。
针对台积电为何要大规模到美国设厂,意义何在?陈健邦表示,客户希望我们到美国,为了美国、为了我们自己,这是一个台湾半导体“生存问题”,我们要去,只是规模要做多大,那能否成功?美国人要跟台湾站在一条线上。他说,假如美国人自己可做,我们不需要去,美国也不需要找我们过去。他直言,这东西很困难,绝对比造潜舰、登陆月球困难。至于“Mission impossible”(不可能的任务)要实现,就是要做到张忠谋2018年退休那天讲的“团结合作、我相信台积会屡创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