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风暴下 人民币显韧性
中评社北京3月11日电/据大公网报导,自正式入主白宫以来,美国总统特朗普针对中国的关税措施或威胁令人应接不暇。但迄今为止,面对关税风暴的冲击,人民币汇率(指人民币对美元双边汇率)不跌反涨,展现出了极强的韧性。
截至3月7日,特朗普重返白宫七周时间,就已累计对自中国进口商品加征了20%的关税。尽管特朗普尚未完全兑现其对中国加税60%或以上的承诺,但关税措施或威胁烈度已超过特朗普1.0时期。
贸易战激烈度恐超预期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IIE)研究指出,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发生之后,美国对中国进口关税由2.7%升至19.3%。但这是经历了特朗普1.0和拜登政府两个时期达到的。而特朗普2.0在不到两月时间加税20%,将美国自中国进口商品的平均关税率翻了一番。同时,这次关税措施还将中国香港地区纳入了征税范围。
值得注意的是,今次加税对中国打压遏制的意图更加明显。美方高层或暗示或明示,通过关税措施胁迫其他国家联合抵制中国进口商品,并正在研究取消中国最惠国待遇。
中美经贸摩擦的领域远不止于此。2月21日,特朗普签署《美国优先投资政策》备忘录,计划进一步收紧中美双向投资。2月25日有报导称,美方正在制定更严格的芯片限制措施,并向日本、荷兰等盟友施压,要求加强对中国芯片行业的限制。3月4日,有媒体援引其审查过的一份行政命令摘要草案称,美国政府正计划采取18项行动,包括对进入美国港口的中国制造的船舶和起重机征收关税及其他费用,以及设立造船事务办公室等。3月6日有爆料称,美国计划对所有与中国有关联的船舶收取美国港口停靠费,并施压盟友采取类似措施,否则将面临报复。
中国政府对此见微知着、未雨绸缪。去年7月底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将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增多列为经济运行面临的诸多困难和挑战之首。同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加深,并将防范化解外部冲击纳入今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