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科技大学:立足行业特色 争做科技尖兵

  中评社北京3月3日电/据光明日报报导,“AI+能源、安全是科研方向的一个重要突破口,我们通过自主研发能源大模型,搭载激光雷达、图像、声音、瓦斯等不同传感器,赋予机器狗‘思考—行动’的闭环能力,可以轻松跨越不同障碍物,科学高效地在井下巷道、山地等复杂环境执行巡检和应急救援任务。”日前,在西安科技大学人工智能与计算机学院本科生、研究生开学第一课上,该学院院长于振华说。

  着力解决行业“卡脖子”技术问题、争做能源、安全领域的“科技尖兵”,近年来,西安科技大学坚持把服务国家能源安全战略和应急管理事业作为主攻方向,强化有组织科研,积极为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高校作为教育、科技、人才的重要结合点,如何答好‘强国建设、西科何为’这个时代命题,我们一直在探索和实践。”西安科技大学党委书记来兴平表示,该校践行“教育强国、能源报国”使命,坚持将国家所需、行业所需与学校所有、所长相结合,成立科学技术委员会和新质生产力研究中心,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统筹布局学科发展方向、重大科技项目,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了一系列先进成果。

  近3年来,西安科技大学累计引进人才300余人,出台《重大成果及突出贡献奖励办法》《教育科技人才突出贡献奖评选办法》,仅2024年,学校承担国家级项目128项,签订千万元以上重大项目3项,全年科研经费到款5.6亿元。

  西安科技大学安全学院教授文虎牵头的“复杂介质埋压人员智能仿生感知搜救关键技术与装备”项目,获批2024年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自然灾害防控与公共安全”重点专项立项。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科技大学教授王双明带领团队围绕“黄河流域煤炭产业生态治理”“黄河流域绿色开采与生态修复”等领域加强创新研究,开展“CO2煤矿采空区吸储与植被固碳关键技术”攻关,充分发掘煤矿采空区CO2吸储的巨大潜力,实现了碳排放大幅度降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