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志愿者答中评:心桥相连 两岸友谊长青
中评社北京2月20日电(实习记者 姜宜芃)近日,台湾大九学堂青年学生访问团抵达北京,开启了为期四天半的文化交流之旅。这是2025年台湾大九学堂首次来访大陆,两岸青年共同探访了天坛、故宫、八达岭长城等历史名胜,参观了小米汽车工厂等科技前沿企业,欣赏了电影《哪咤之魔童降世》,并体验了冰雪运动的魅力。在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交融中,两岸青年学子展开了深入对话,留下了跨越海峡的温馨记忆。在此过程中,来自北京各大高校的大陆青年志愿者们在行前做足了准备,为大九学堂的台湾青年提供了宾至如归的服务,助力两岸青年快速交融交流。
来自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王懿谈及参与两岸青年交流活动的初衷时,眼中闪烁着笑意。。2023年11月,她曾随大陆高校团赴台进行九天八夜的交流,当地学伴“全能管家”式的服务令她深受触动。“这次听说青年团来访北京,我立刻报名成为志愿者,想把这份温暖传递回去。”在她看来,北京市台办与马英九基金会所组织的这场交流活动,一方面为他们提供了瞭解大陆的契机,另一方面也为两岸青年创造了天然的对话平台。
在参访小米汽车工厂时,王懿观察到台湾青年对新能源技术的浓厚兴趣。“我们从电动车的优劣聊到无人驾驶汽车的投入使用情况,甚至延伸到北京的车牌号限行政策、大陆驾照的考取方式。这些话题很自然地成为了我们交流的切入点。”她向记者分享道,同龄人之间的交流本就浑然天成,只需要一个合适的平台和契机,而这类活动正是起到了这种“润滑剂”的作用。她特别提到一个趣味细节:起初集合时,作为志愿者的她需要逐一点名确认同学们的到场情况,后来台湾同学不仅学会自发报数,甚至能精准汇报缺席者动向。“我一度戏称自己要退休了,他们也会陪我‘演一下’,装作哭哭啼啼地说离不开我,总之就是特别可爱。”尽管只有短短四天半的相处时间,但这种默契让两岸青年的关系更加紧密了。对于王懿来说,最大的收获莫过于认识了很多台湾的青年朋友,他们互留联系方式、交换礼物、拍摄美照,并约定好未来在北京再相见。
这段经历也让王懿发现两岸青年的深层联结。“他们能够熟练使用大陆的移动支付、社交软件、和外卖服务。他们走过大陆多个城市和景点,对各地风土习俗也是如数家珍。”她表示,如果未来有机会,她希望能够结识更多的台湾青年朋友,深入地瞭解他们的生活与所思所想。她期待在文化交流的基础上,能够增加更多科技主题上的互动,带领台湾青年深入瞭解大陆的科技发展现状,增加两岸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上的深度合作。“如果能组织实验室参访或科创项目合作,或许能激发出更多思想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