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文宁:王碧云新书揭示客家精神大爱无疆

王碧云家书封面

  中评社香港1月27日电(作者 俞文宁)许久未曾如此沉浸地阅读一本书了。拿到由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出版、作者当面赠送的装帧精美、图文并茂、散发出久违翰墨香的《客家精神伴行——我的人生印迹》后,我迫不及待、欲罢不能,克服年底工作特别繁忙的困难,花了近一周时间,终于一鼓作气通读了这部有31万字的厚重家书。看似普通的一本自传,蕴藏着不一般的思想和情感,如同狼戈那首火遍全网的《苹果香》,浓缩了作者一生的故乡记忆、人生感悟和醇厚醉人的乡情、亲情、爱情、友情、同事情……让人不知不觉沉醉其中。掩卷暇思,通篇散发着博爱、励志与智慧的浓烈气息,而这气息的源泉,便是来自作者自身的可贵品格。

  博 爱

  人与人的相遇、相知,需要一些机缘。其实,在认识作者王碧云女士之前,我是先认识其夫君张辉雄先生的,当时也是在一个以孩子在加拿大的家庭为主体的聚会上。近一个月前,我有幸参与一位热心友人组织的为碧云女士在枫叶国带孙“八年抗战”回来夫妻团圆的接风宴,终于得见本尊。虽属初识,却言谈甚欢,觉得她温婉恬静、秀外慧中,当属客家女性中的佼佼者,也是眼下充满浮躁功利和心机的芸芸众生中的一股清流!文如其人,人如其名。

  本书给人的最大感受,就是那无处不在的爱:有碧云女士为了帮助女儿做月子和带孙子,不惜放弃在税务部门的好工作提前退休且一个人在距离华人聚集的多伦多等大城市较远的哈利法克斯带两个孙子长达8年;有辉雄先生克服年纪大、办理出国手续麻烦、长途飞行辛苦等困难,这么多年来一次次像候鸟一般孤身往来于中加之间;有夫妻俩孝敬双方父母,帮助各自弟妹成家、兴业甚至帮助到多位堂(表)弟妹以及他们的下一代。

  书中有个事例让我特别感动:为了满足公公多次提出的渴望盖新房的心愿,碧云女士斟酌再三,支持作为长子的辉雄先生把花费夫妻俩全部积蓄在永定县城好地段买下的地皮贡献出来建房给公婆和小叔子一家共同生活,负责处理协调盖新房的所有大小事务,在办理房屋产权证时夫妻俩主动提出房屋产权兄弟对半分,并且还把带卫生间的好店面也让给了小叔子一家。当然,书中也充溢着张王两边长辈对他们、女儿女婿全家对他们、洋亲家那头亲戚对他们的各种爱。

  有好几个细节很让人感动:女儿女婿为二宝查理取的姓名的中间名用了他爷爷的名字“雄·张”;洋女婿教导儿子们说,你们也是中国人,中国也是你们的祖国;碧云女士偶尔身体小恙时,兄弟俩懂得花自己的钱给奶奶买花和卡片,还让妈妈教他们用中文写慰问卡慰问奶奶。此类温馨小事,在书中不胜枚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