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镜头:来台北市长官邸喝杯咖啡

台北市长官邸外观。(中评社 张颖齐摄)

  中评社台北1月27日电(记者 张颖齐)台北市长官邸建于日据时代的1940年,为和洋混合日式住宅建筑,环境清幽,是目前和台东的厅知事官邸为保存最完整的日据时代官邸。1994年以前的历任台北市长都曾居住在官邸内,直到陈水扁时代开放民众参观,将“市长的邸”变成“全民的家”,更可在此用餐、举办座谈等用途。

  台北市长官邸现名为“台北市长官邸艺文沙龙”,位在台北市中正区徐州路46号,被台北市文化局定为历史建筑。官邸有浓浓日本明治时代风格,在台北州知事时期,是第一级的官舍,基地800坪、建地300坪。正对面是台湾大学徐州路校区,早年法学院(法律系、经济系、政治系及社会系)、管理学院(“国企”系、工管系、会计系)在在此。

  1994年以前的历任台北市长,除吴伯雄之外,包括高玉树、张丰绪、林洋港、李登辉、邵恩新、杨金欉、许水德、黄大洲等,大多任内都居住于官邸内,因此具有深刻的纪念价值。几乎每任市长上任时,都会依自己的八字,将房子内外做些改变。直至陈水扁改为全民的家。

  目前市场官邸艺文沙龙由财团法人瑞兴银行文化基金会经营,推广生活美学的基地,藉由课程活动、空间租赁、艺文展演、文创商品等四种服务,将艺术的元素放入食衣住行育乐之中,让文化创意变得随手可得。

  民众可自在走进台北市长官邸,散步在绿荫围绕的前庭广场上,欣赏由自然景观及装置艺术共谱的和谐篇章;生活艺术馆提供台湾艺术家良好的发表平台,让创作者与消费者找到最无碍的沟通方式;日式回廊、心型水池、绿竹造景,纪念着旧官舍的美好岁月;走访市长官邸艺文沙龙,可见证老屋过去与创造。

  官邸园区是免费入场,每日上午9点到晚间10点开放一般参观、用餐(除春节外,全年无休),可租用的场地包括3个室内空间、2个户外空间、1个展览专用空间,适合举办记者会、座谈会、文艺茶会、演讲、职业训练、会议、读书会、餐会等多样内容。

台北市长官邸园区内一隅。(中评社 张颖齐摄)

台北市长官邸艺文沙龙内可用餐、办座谈等用途。(中评社 张颖齐摄)

台北市长官邸艺文沙龙内可用餐、办座谈等用途。(中评社 张颖齐摄)

台北市长官邸艺文沙龙可办座谈、记者会等用途。(照片:台北市文化局提供)

台北市长官邸艺文沙龙外观。(中评社 张颖齐摄)

台北市长官邸外观。(中评社 张颖齐摄)

  中评社台北1月27日电(记者 张颖齐)台北市长官邸建于日据时代的1940年,为和洋混合日式住宅建筑,环境清幽,是目前和台东的厅知事官邸为保存最完整的日据时代官邸。1994年以前的历任台北市长都曾居住在官邸内,直到陈水扁时代开放民众参观,将“市长的邸”变成“全民的家”,更可在此用餐、举办座谈等用途。

  台北市长官邸现名为“台北市长官邸艺文沙龙”,位在台北市中正区徐州路46号,被台北市文化局定为历史建筑。官邸有浓浓日本明治时代风格,在台北州知事时期,是第一级的官舍,基地800坪、建地300坪。正对面是台湾大学徐州路校区,早年法学院(法律系、经济系、政治系及社会系)、管理学院(“国企”系、工管系、会计系)在在此。

  1994年以前的历任台北市长,除吴伯雄之外,包括高玉树、张丰绪、林洋港、李登辉、邵恩新、杨金欉、许水德、黄大洲等,大多任内都居住于官邸内,因此具有深刻的纪念价值。几乎每任市长上任时,都会依自己的八字,将房子内外做些改变。直至陈水扁改为全民的家。

  目前市场官邸艺文沙龙由财团法人瑞兴银行文化基金会经营,推广生活美学的基地,藉由课程活动、空间租赁、艺文展演、文创商品等四种服务,将艺术的元素放入食衣住行育乐之中,让文化创意变得随手可得。

  民众可自在走进台北市长官邸,散步在绿荫围绕的前庭广场上,欣赏由自然景观及装置艺术共谱的和谐篇章;生活艺术馆提供台湾艺术家良好的发表平台,让创作者与消费者找到最无碍的沟通方式;日式回廊、心型水池、绿竹造景,纪念着旧官舍的美好岁月;走访市长官邸艺文沙龙,可见证老屋过去与创造。

  官邸园区是免费入场,每日上午9点到晚间10点开放一般参观、用餐(除春节外,全年无休),可租用的场地包括3个室内空间、2个户外空间、1个展览专用空间,适合举办记者会、座谈会、文艺茶会、演讲、职业训练、会议、读书会、餐会等多样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