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非遗版”春节这样玩
中评社北京1月22日电/据人民日报报导,2024年12月,“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25年春节成为首个“非遗版”春节。
眼下,新春脚步渐近,与往年相同的是,“举家出游过大年”已成为不少家庭的“年俗”;不同的是,今年春节的“非遗味”格外浓郁。美团旅行数据显示,今年元旦以来,“春节旅游”整体搜索量同比上涨超3倍,“非遗体验”搜索量同比增长168%,游客对于“追着非遗过大年”热情高涨。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推动全国策划开展近7000项非遗传承实践和传播展示活动,重点推进10项“非遗贺新春”系列活动,吸引游客在春节假期走近非遗、感受非遗。
小众地点 深度游玩
跟随非遗,越来越多游客走向更小众、更侧重于深度体验的目的地。携程数据显示,春节期间,福建泉州、广东潮州、四川自贡、山西大同、贵州兴义等小众目的地热度飙升,安徽铜陵、江西景德镇等地旅游订单量增长明显。鱼灯、打铁花、舞草龙、英歌舞、陕北说书等非遗活动对游客有较强吸引力,利用春节假期近距离感受特色民俗文化、非遗技艺,成为游客喜迎新春的新选择。
在敦煌沙洲夜市,“敦煌壁画泥版画体验”成为新业态,来自上海、北京、深圳、广州等地的游客跟随手艺人研磨矿物质颜料,绘制莫高窟同款纹饰图案;在云南大理,国家级非遗“白族扎染技艺”成为年轻游客的“心头好”,带有非遗元素装饰、提供非遗特色体验的酒店在春节期间的搜索量也呈现出上涨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