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麟征:九合一选后两岸关系会发生质变?
中评社洛杉矶12月7日电(记者 宋楷文)台湾九合一选举后,舆论不仅关注台湾朝野政治力量的此消彼长,同时也密切关注两岸关系和中美关系的变化。当地时间12月3日,海外中国国民党联盟于美国南加州举办了一场“九合一选后和两岸及中美关系”的线上研讨会。台湾著名政治学者张麟征教授应邀做了专题演讲,主要内容如下:
首先要指出“九合一”选举基本上是个地方选举,层次不很高。如果要给它一个政治性定位,可以说就好像是美国的期中选举一样。它是对“中央政府”前两年施政成果的检视,如果前两年施政成果非常好,那在地方选举一定可以获得肯定。同时“九合一”地方选举也是一个风向球,它可以指出未来“总统”和“立委”选举大致的风向,比较有利于哪一个阵营及政党,功能大概是这样。不过它的风向指标性也不一定每次都对,大致上不太离谱罢了。
像2010年“九合一”选举是肯定了前两年马英九的执政,以及预言了2012年马英九的连任成功。2014年的“九合一”选举检讨并否定了马英九前两年的执政,至少是“太阳花”问题上的处理非常不好,在党内关系上和王金平搞得势如水火,有很大的失误。所以2014年的地方选举大败预言了2016年,国民党在“总统”选举和“立委”选举大败。这风向是若合符节的。
但有时候风向抵不过乱流。以2018年的地方选举来说,韩国瑜异军突起,带领国民党,提振了国民党的士气,使国民党在2018年的“九合一”选举中赢得空前胜利,特别是赢了高雄市,夺回了这个沦陷了、被绿营统治了二十几年、绿得出油的地区。那是非常具有政治指标意义的,所以大家都认为2020年国民党将轮替民进党,是可以预期的。
但是出乎我们意料,在2018年的“九合一”选举到2020年的一月“大选”之间,突然出现了一股乱流,那就是“香港反送中”事件。“港独”和“台独”合流,让蔡英文捡到枪,大卖“芒果干”,鼓吹“抗中保台”,造成民进党声势反转。同时蔡英文撤换了中立的“中选会主委”,任命了一个民进党人做主委,修改了选办法,不再公布各投开票所领取了多少票,投出多少票,有多少废票等等,数字一概不公布,留下许多上下其手的空间。所以2020年蔡英文以817万,横扫千军之势,获得连任,大出各方预料,其真实性其实是不无疑问的。
2020年“大选”国民党的惨败,也证明了2018年的国民党的地方选举的狂胜,这个风向被乱流打散,没有吹对。因此面对2022年国民党在“九合一”选举中的大胜,就必须要格外戒慎恐惧,不能相信2024年的“总统”和“立委”选举国民党占有绝对优势。这次民进党地方选举的大败,可以说是因为“中央”和地方执政都出了问题。“中央”很多问题是长期结构性存在的,譬如说贪腐问题,黑道挂钩,垄断舆论,用网军带风向,政治人物操守极坏,诚信全无等。这些是常期存在的,但今年又出现几件事,令选民觉得难以忍受。
第二件让大家起疑的事情是“抗中”似乎保不了台。因为今年发生了很多事,让台湾老百姓看清楚了,“抗中保台”叫的震天响,但是台湾的安全却是越来越危险。
第一个例子是俄乌冲突,冲突爆发之后,台湾老百姓看清楚了,北约、美国虽然给乌克兰很多武器与经济支援,但是美国早就声称不派军队到乌克兰,所以战争得靠乌克兰人自己打,在自己的国土上打,牺牲的是乌克兰人,摧毁的是乌克兰的家园。这种情况会不会有一天发生在台湾,大家开始有了警觉。
第二个例子是8月2日发生了“佩洛西访台”,然后有“封岛军演”。在这次“封岛军演”里头我们看清楚了美国航母“雷根号”远远地躲着台湾,距离台湾至少是在大陆飞弹的有效射程之外。那说明了台海有事的时候,美国不仅躲得老远,对于日本来说,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也是鬼话。日本宣布说“飞弹经过台湾,台北市上空,落入到日本的专属经济区域的某某水域里”,揭穿了蔡英文刻意不提的危险,让被隐瞒的台湾民众十分不满。台湾对美日所寄的希望终于落空了。
台海冲突局势升温令美国着急。大陆军演成功实践对美反介入/区域拒止,对台湾封锁,并改变台海军事态势。美国于是更急于插手台湾的“国防”战略、兵役制度、武器采购、甚至要亲自派人来台下场训练台军。这一切突然让台湾老百姓惊醒过来:大陆是有可能打台湾的,不是纸老虎;大陆打台湾之后,美国是不会来救我们的;而且台湾要延长兵役,后备教召,美国人要我们去和大陆人进行肉搏战。
因为这些因素的发酵,让这次的地方选举的投票率非常低。像新北市,桃园市,票都催不出来,大概都祗有百分之五十几的投票率,祗有台北市的投票率比较高,有67%,其他各县市的投票率也都在百分之五十几,很低,为什么?年轻人不来投票了。
民进党得票率低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觉得民进党不仅自己掏空台湾,还帮着外人掏空台湾。如果你真“爱台”,怎么会那么欢喜的把“护国神山”的台积电送到美国去?而且是把台积电核心的最尖端的技术5纳米3纳米厂都迁去了。台积电是最尖端技术与制程都在第18厂。现在18厂的800个工程师中,有500个正分批连家带眷的统统都送到美国去了。早晚所有的尖端人才设施制程等等全都会搬到美国去了。
民进党不可能改变他的两岸政策,也不可能改变他“倚美谋独”,一面倒的对美政策。到2024年选前他的政策都是这个样子。现在讨厌民进党的选民如果维持不变,2024年民进党的选情,就不会大幅好转。但是未来一年多会不会有新的乱流发生不好说。美国国会重审“台湾政策法”等法案,共和党籍的众院议长访问台湾,以及未来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访台等等,都可能发生,大陆会有什么反应可以发挥想像。
2024的“大选”会是个什么情况我们不知道。从2022年这个地方选举看起来。对蓝营是比较有利。因为至少蓝营在两项政策上头是比较擅长,一个是搞经济,一个是处理两岸关系。但是现在蓝营在两岸关系上的立场跟以前已经不一样了。蓝营在两岸政策上不断倒退,要从本质上和大陆改善关系就比较困难。
但目前我们对国民党不敢有这么高的期待。国民党从江启臣担任主席以后,就开始对“九二共识”保持距离,甚至于“一中各表”都觉得说不出口,我们已久不闻国民党人强调“我是中国人”,更是完全回避统一问题。这样的国民党即便成功轮替民进党,能否实质改善两岸关系,实不无疑问。
但这次地方选举确实受到两岸关系紧张的影响,因为两岸关系紧张,战争阴影笼罩,全世界的人,如去年的《经济学人》,最近两三个月来美国的军方,政界人士,包括布林肯都说台海局势非常的危险。有人预测2027年以前一定会爆发战争,甚至有预测从现在到明年就会爆发战争。因为这个缘故,就影响选民投票行为和投票率,民进党因此受到挫败。
但是民进党的挫败,国民党的胜利,对两岸关系会发生质的改变吗?我怀疑。这些年来台湾各个政党在意识形态上有趋同现象,差别顶多是五十歩百歩之间。只是民进党立场清晰,声称:不接受“九二共识”,不接受一个中国,更不接受一国两制。主张两岸主权互不隶属,主张台湾前途要由台湾人民2300万人民来决定。蔡英文讲得清清楚楚,台湾中国“一边一国”;国民党是采模糊政策,避谈一中、统一,事实上是跟着民进党拿香对拜,差距不大;第三势力,像时代力量,根本就是民进党的尾巴。柯文哲的民众党,和民进党的差别也几乎是看不见,只不过会喊口号,两岸一家亲而已,不提两岸关系的实质。从上述各个角度来看,个人以为这次胜选对两岸关系的影响没有那么大。
对两岸关系影响比较大的是美国政策,美国一向以台湾牵制中国,只是在特朗普拜登任内台湾牌打得越白越过头。虽然在G20习拜会之后,美国似乎换了调门,开始缓和中美关系,拜登甚至说,他看不出大陆最近有对台湾发动“侵略”的意向,但是美国一向言行不一,是否真的调整政策,令人不能无疑。比较可能的是,美国在台湾问题与中美关系上的反覆只是在争取时间,一是从容完成台积电的迁美计划,二是不宜同时在乌克兰与台海进行两场与核大国的斗争,三是还有内政事务待解决。
台湾人民须瞭解的是亲美并不能保台,亲美很可能是掏空台湾,美国这种明抢台湾“护国神山”台积电的做法,不让人刻骨铭心吗?所以印证了受害者的说法,即:做美国的敌人是可怕的,但是做美国的朋友是致命的。看看今天美国在能源问题上对欧洲盟国的所作所为,与今天在半导体上对台湾的粗暴掠夺,台湾能一面倒的亲美吗?
在回答与会者问题时,张麟征表示,2024的选举如果民进党的赖清德获胜,对大陆来讲那是短空长多,因为可以更名正言顺的,更快速的解决台湾问题。如果是国民党的侯友宜或者是朱立伦当选,对大陆来说其实比较棘手,统一过程可能会拉长,因为国民党与共产党有渊源,即便是质变了的国民党,要合情合理的对待处理也需要一点时间。
台湾经过从李登辉1988年接掌政权到今天已经有34年,经过34年的去中国化教育,而且越去越彻底的情况之下,说60%-70%的人都认为自己不是中国人,只是台湾人,这种认同错乱毫不令人讶异。认同错乱造成两岸问题越来越难解决,也造成国民党与民进党越走越近。
民进党和国民党之间的共识就是维持现状。因为美国人不支持“台独”,所以赖清德这个务实的“台独”工作者2024即便是当选了,他也不能够搞法理“台独”,最高目标就是维持、夯实事实“台独”的现状;国民党亦无意于统一,但又不能直讲,所以也称要维持现状,维持什么现状?“中华民国”的现状。什么样的“中华民国”?当然不是按照1946年实施的“中华民国宪法”,“中华民国”的“领土”基于其固有的疆域的那个现状,而是李登辉的“中华民国在台湾”的台澎金马的现状。
民进党和国民党两个政党都主张维持现状,无论谁胜选,对我们这些希望两岸走向统一的人来讲,只不过“台独”的胜选或者“华独”的胜选的差异而已,没有什么太大的不同。所以我觉得要谈中国统一的话,指望民进党当然是完全不必,指望国民党恐怕也是一场空欢喜。
海外中国国民党联盟于2020年8月23日在美国洛杉矶宣告成立。该联盟总部发表《公告》表示,由于国内外政治环境的剧烈变迁与掣肘,国民党已经脱离了当年的创党精神;“海外中国国民党联盟”将坚守与奉行本党总理孙中山先生之建国理念,团结海内外具有相同理念的中华民族之力量,追求天下为公、世界大同和维护中国统一之理想!
海外中国国民党联盟本次研讨会还要请了前“立法委员”“、现任中华妇女联合总会主任委员雷倩,中华战略学会资深研究员张竞博士和全民监票行动联盟发起人花莉娜理事长做了专题演讲。其发言内容中评社记者经整理另文发出。
海外中国国民党联盟共同主席谢宗煌、国民智库负责人徐中、美国德州山姆休士顿州立大学政治系副教授翁履中、美南新闻传媒集团董事长李蔚华、前美西华人学会会长李世平、国民党圣地亚哥分部常委黄莉莉女士、(美国)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联盟轮值主席陈恬璧女士、前加州台湾同乡联谊会会长杨家淦先生等约80人参加了当天的研讨会。研讨会由政治评论员李明衡和全民监票行动联盟海外召集人金禄慈博士主持。
中评社洛杉矶12月7日电(记者 宋楷文)台湾九合一选举后,舆论不仅关注台湾朝野政治力量的此消彼长,同时也密切关注两岸关系和中美关系的变化。当地时间12月3日,海外中国国民党联盟于美国南加州举办了一场“九合一选后和两岸及中美关系”的线上研讨会。台湾著名政治学者张麟征教授应邀做了专题演讲,主要内容如下:
首先要指出“九合一”选举基本上是个地方选举,层次不很高。如果要给它一个政治性定位,可以说就好像是美国的期中选举一样。它是对“中央政府”前两年施政成果的检视,如果前两年施政成果非常好,那在地方选举一定可以获得肯定。同时“九合一”地方选举也是一个风向球,它可以指出未来“总统”和“立委”选举大致的风向,比较有利于哪一个阵营及政党,功能大概是这样。不过它的风向指标性也不一定每次都对,大致上不太离谱罢了。
像2010年“九合一”选举是肯定了前两年马英九的执政,以及预言了2012年马英九的连任成功。2014年的“九合一”选举检讨并否定了马英九前两年的执政,至少是“太阳花”问题上的处理非常不好,在党内关系上和王金平搞得势如水火,有很大的失误。所以2014年的地方选举大败预言了2016年,国民党在“总统”选举和“立委”选举大败。这风向是若合符节的。
但有时候风向抵不过乱流。以2018年的地方选举来说,韩国瑜异军突起,带领国民党,提振了国民党的士气,使国民党在2018年的“九合一”选举中赢得空前胜利,特别是赢了高雄市,夺回了这个沦陷了、被绿营统治了二十几年、绿得出油的地区。那是非常具有政治指标意义的,所以大家都认为2020年国民党将轮替民进党,是可以预期的。
但是出乎我们意料,在2018年的“九合一”选举到2020年的一月“大选”之间,突然出现了一股乱流,那就是“香港反送中”事件。“港独”和“台独”合流,让蔡英文捡到枪,大卖“芒果干”,鼓吹“抗中保台”,造成民进党声势反转。同时蔡英文撤换了中立的“中选会主委”,任命了一个民进党人做主委,修改了选办法,不再公布各投开票所领取了多少票,投出多少票,有多少废票等等,数字一概不公布,留下许多上下其手的空间。所以2020年蔡英文以817万,横扫千军之势,获得连任,大出各方预料,其真实性其实是不无疑问的。
2020年“大选”国民党的惨败,也证明了2018年的国民党的地方选举的狂胜,这个风向被乱流打散,没有吹对。因此面对2022年国民党在“九合一”选举中的大胜,就必须要格外戒慎恐惧,不能相信2024年的“总统”和“立委”选举国民党占有绝对优势。这次民进党地方选举的大败,可以说是因为“中央”和地方执政都出了问题。“中央”很多问题是长期结构性存在的,譬如说贪腐问题,黑道挂钩,垄断舆论,用网军带风向,政治人物操守极坏,诚信全无等。这些是常期存在的,但今年又出现几件事,令选民觉得难以忍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