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振英:九二共识是权威的、明确的

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中评社 段晓鲁摄)

  中评社香港12月8日电(记者 段晓鲁)九二共识30周年图片展昨日在香港会展中心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视像致辞时表示,“九二共识”是权威的、明确的、不容否定的历史事实,这次的图片展,让我们重温这个历史,重温在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下,谋求国家统一的政治智慧和政治共识。

  梁振英指出,三十年前在铜锣湾世贸中心,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和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就两岸“文书验证”及“挂号函件”等事宜进行会谈,这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前提下,关于具体事务的谈判。海协会和海基会分别得到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和台湾大陆事务委员会的授权,双方经过前后多次谈判,以口头形式表述,海峡两岸会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虽然是口头方式,但谈判内容通过往来公函、新闻稿和相关文件予以记录和确认。也就是说,“九二共识”是权威的、明确的、不容否定的历史事实。这次的图片展,让我们重温这个历史,重温在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下,谋求国家统一的政治智慧和政治共识。

  梁振英表示,中国政府对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持,是一以贯之的。1982年至1984年谈判香港前途问题期间,中国政府始终顶住了英方打出的国际牌、经济牌以及所谓的民意牌,坚决反驳了英方提出的所谓三个条约有效日,毫不含糊地反对英方搞三角斗的图谋,始终明确坚持以“一国两制”的方针收回香港。梁振英表示,自己是这段历史的亲历者,从1984年中英谈判尾声开始,至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的13年,他参与了香港回归的全过程。回归后,在行政会议和行政长官的岗位上,践行“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

  就“一国两制”在香港实施的经验,梁振英谈了四点意见:

  第一,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制定方式是民主的,条文方式是有民意基础的。基本法起草工作用了将近五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下设的基本法起草委员会,主动征求意见,反覆讨论,深入讨论和理性讨论。

  第二,“一国两制”的实施是具体的,是根据法律和依靠法律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1985年中英联合声明批准书互换之后,马上开展了基本法的起草工作,在1988年公布了草案征求意见稿,1989年公布了草案,最后在1990年正式颁布了基本法。基本法不仅是香港法律,更是全国性法律,全国遵守。要评价“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要以基本法实施为标准。

  第三,基本法的条文是实事求是的。关于香港永久居民和非永久居民的界定,对自愿生育权利的依法保护,以及授权香港特别行政区以中国香港名义进行船舶登记等条文,既体现了一国原则,又照顾现实情况,为香港的长期稳定繁荣奠定基础。

  第四,实施“一国两制”后,香港的经济发展成绩斐然。相比英殖时期,香港居民的自由、民主、法治权利相对提高。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香港的国际金融、贸易和物流中心地位得以巩固,进一步体现了“一国两制”的生命力。

开幕式现场。(中评社 段晓鲁摄)

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中评社 段晓鲁摄)

  中评社香港12月8日电(记者 段晓鲁)九二共识30周年图片展昨日在香港会展中心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视像致辞时表示,“九二共识”是权威的、明确的、不容否定的历史事实,这次的图片展,让我们重温这个历史,重温在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下,谋求国家统一的政治智慧和政治共识。

  梁振英指出,三十年前在铜锣湾世贸中心,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和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就两岸“文书验证”及“挂号函件”等事宜进行会谈,这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前提下,关于具体事务的谈判。海协会和海基会分别得到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和台湾大陆事务委员会的授权,双方经过前后多次谈判,以口头形式表述,海峡两岸会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虽然是口头方式,但谈判内容通过往来公函、新闻稿和相关文件予以记录和确认。也就是说,“九二共识”是权威的、明确的、不容否定的历史事实。这次的图片展,让我们重温这个历史,重温在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下,谋求国家统一的政治智慧和政治共识。

  梁振英表示,中国政府对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持,是一以贯之的。1982年至1984年谈判香港前途问题期间,中国政府始终顶住了英方打出的国际牌、经济牌以及所谓的民意牌,坚决反驳了英方提出的所谓三个条约有效日,毫不含糊地反对英方搞三角斗的图谋,始终明确坚持以“一国两制”的方针收回香港。梁振英表示,自己是这段历史的亲历者,从1984年中英谈判尾声开始,至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的13年,他参与了香港回归的全过程。回归后,在行政会议和行政长官的岗位上,践行“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