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评:“超高净值人士”参与北都发展

  中评社北京1月4日电/网评:“超高净值人士”参与北都发展

  来源:大公报 作者:卓铭

  回顾过去香港一年,在面对内外环境诸多挑战的情况下,香港仍能取得不少亮眼的成绩。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日前表示,“新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自推出以来已接获逾750宗申请,预计将为香港带来超过220亿元总投资额。如此多超高净值人士参与对香港的投资,正是对香港前景的信任和支持。新一年,香港虽然仍有不少困难和难题需要逐一解决,但靠著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基础竞争力、内联外通的独特优势,加上特区政府务实进取、锐意改革创新的态度,以及海内外投资者的坚定信心支持,香港必将实现更高水平发展,再创新的辉煌。

  去年香港进一步巩固了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排名重返世界第三。在资产及财富管理行业方面的成绩,也非常突出。在全球资金寻求多元配置的背景下,香港的资产管理业务持续增长,并交出亮丽成绩单。截至去年上半年,香港私募基金管理的资本额已超过2339亿美元,稳居亚洲第二,成为区内最大的对冲基金和跨境财富管理中心;市场估算香港共有超过2700家单一家族办公室,其中过半资产规模超过5000万美元。此外,在去年重新推出的“新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亦成效显着,至今接获超过750宗申请,预计带来总投资额逾220亿港元。

  在全球经济下行、外国反华势力不断试图“以港遏华”等负面因素下,香港取得上述成绩殊为不易。这些成果不但反映了国际投资者对香港市场,还有香港前景的信心,也展现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在资产管理领域仍然拥有全球首屈一指的吸引力。

  稳定有保障的财富管理环境

  未来一年,香港面对的挑战并不会比去年少。随着新一任美国总统特朗普于本月20日上任,世界政经局势无疑会变得更为复杂诡谲,香港是一个高度开放的小型经济体,无可避免会面临一定的冲击。然而,挑战与机遇并存,而且机遇远比挑战多。在地缘政治风险不断上升的情况下,私人财富关系和投资经理越来越需要帮助高净值个人和富裕客户应对日益波动的市场。香港在地理上远离欧洲和中东这两个目前正在发生大规模热战的地区,并且有成熟的法律制度、完善的金融制度、庞大的金融业体量,对于高净值人士来说,香港正是一个能为他们提供稳定和有保障的财富管理环境。   在相关数字上亦能看见这个趋势,例如香港在2023年便已经拥有超过1.25万名超高净值人士,在全球城市名列榜首;截至去年5月底也有近90间家族办公室落户香港或扩展业务,来自包括内地、东盟国家、中东及欧美等不同地区,另有超过130间家族办表示准备或已决定在港设立或扩展业务。香港对于高净值人士而言,本身就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先天”优势,而高净值人士也理应是特区政府未来“抢人才”方向的重中之重。

  香港目前面对众多的挑战,突出者包括财政赤字、经济产业转型,都需要当局积极应对,不能只消极地节省开支,或者等待新产业自行发展。其中一个突破的方法,在于用好香港对超高净值人士的吸引力,推动他们更进一步参与香港的发展,形成巨大的新经济效益。

  比如正如火如荼建设中的北部都会区,可容纳约250万人居住,而区内职位数目有约65万个,其中包括15万个为创科产业相关职位。不但蕴藏着巨大商机,对创科等新产业的投资,也贴合不少高净值人士的利益。特区政府正全力打造“南金融、北创科”的新发展格局,北部都会区便应该是“抢人才”政策的一个战略大本营。

  特区政府提出会试行“片区模式”开发北都,发展局日前邀请市场在三个月内就北都的三个“片区开发”试点提交意向书,搜集有兴趣参与开发的企业的意见和建议,以敲定日后公开招标的细节和条款。除了本地企业外,特区政府未来可考虑进一步放宽限制,透过全球融资的形式吸引国际投资者,在推动区内开发的同时,也能纾缓财政开支不断增加的问题。

  为吸引更多高净值人士来港投资及发展,特区政府亦表示会进一步优化“新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等政策的安排,例如容许通过申请人全资拥有的合资格私人公司进行投资,为计划与在港设立家族办公室两者之间带来协同效应;并建议针对私募基金的附带权益税务安排进行优化,取消门槛回报率要求,简化行政程序,为基金管理人提供更大的灵活性,吸引更多私募基金在港设立业务。

  磁吸效应吸引人才资金落户

  除此以外,香港还应继续用好自己在营商环境、金融交易等方面的优势。例如税率方面,政府是否可以将投资个别新产业的基金纳入税务减免范围?又例如近年绿色金融大行其道,作为发展新区域的北部都会区,大量项目正待大兴土木,绿色金融产品便正好能发挥其吸引力,鼓励高净值人士和本地工商界透过绿色金融产品融资的同时,也要刺激区内经济,逐渐形成磁吸效应,同一步让更多人才、企业、资金选择落户香港。

  彭博社早前估计,至2030年,香港资产管理规模可能会较现时增加一倍,达到2.3万亿美元。这说明在外围风险加剧的情况下,香港稳定的营商环境和市场制度,反而成为最能吸引外资的“撒手锏”。现时香港正处于关键发展期,今年更是国家“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从政府到社会各界都要用尽一切方法积极革新,从内外挑战中闯出一条新路,推动香港迈向由治及兴。   中评社北京1月4日电/网评:“超高净值人士”参与北都发展

  来源:大公报 作者:卓铭

  回顾过去香港一年,在面对内外环境诸多挑战的情况下,香港仍能取得不少亮眼的成绩。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日前表示,“新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自推出以来已接获逾750宗申请,预计将为香港带来超过220亿元总投资额。如此多超高净值人士参与对香港的投资,正是对香港前景的信任和支持。新一年,香港虽然仍有不少困难和难题需要逐一解决,但靠著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基础竞争力、内联外通的独特优势,加上特区政府务实进取、锐意改革创新的态度,以及海内外投资者的坚定信心支持,香港必将实现更高水平发展,再创新的辉煌。

  去年香港进一步巩固了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排名重返世界第三。在资产及财富管理行业方面的成绩,也非常突出。在全球资金寻求多元配置的背景下,香港的资产管理业务持续增长,并交出亮丽成绩单。截至去年上半年,香港私募基金管理的资本额已超过2339亿美元,稳居亚洲第二,成为区内最大的对冲基金和跨境财富管理中心;市场估算香港共有超过2700家单一家族办公室,其中过半资产规模超过5000万美元。此外,在去年重新推出的“新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亦成效显着,至今接获超过750宗申请,预计带来总投资额逾220亿港元。

  在全球经济下行、外国反华势力不断试图“以港遏华”等负面因素下,香港取得上述成绩殊为不易。这些成果不但反映了国际投资者对香港市场,还有香港前景的信心,也展现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在资产管理领域仍然拥有全球首屈一指的吸引力。

  稳定有保障的财富管理环境

  未来一年,香港面对的挑战并不会比去年少。随着新一任美国总统特朗普于本月20日上任,世界政经局势无疑会变得更为复杂诡谲,香港是一个高度开放的小型经济体,无可避免会面临一定的冲击。然而,挑战与机遇并存,而且机遇远比挑战多。在地缘政治风险不断上升的情况下,私人财富关系和投资经理越来越需要帮助高净值个人和富裕客户应对日益波动的市场。香港在地理上远离欧洲和中东这两个目前正在发生大规模热战的地区,并且有成熟的法律制度、完善的金融制度、庞大的金融业体量,对于高净值人士来说,香港正是一个能为他们提供稳定和有保障的财富管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