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妇联答中评:多举措促大湾区女性创新创业

习总书记在二十大开幕式上做报告(中评社 林艶摄)

  中评社香港10月18日电(记者陆文煜)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党代表大会于2022年10月16日至22日在北京召开。会议期间,二十大代表,广东省妇联党组书记、主席许红通过线上形式向中评社记者详细介绍了广东省妇联开展“科技创新巾帼行动”成果、“粤港澳大湾区女性创新创业人才护航计划”成效以及广东省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进展。

  许红指出,广东省妇联联合八部门共同开展“科技创新巾帼行动”一年多以来,建立一系列女性科技人才培养机制,包括政策保障机制、表彰激励机制、典型宣传机制、交流合作机制,更好激发女性科技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为此,省妇联搭建了科技助农兴农等六大平台。下一步,将继续完善女性科技人员激励机制、搭建女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促进女性科技创新工作,增加三八红旗手(标兵)中的女性科技人员比例,鼓励全省各市设立女科技工作者协会以及联合各单位举办女科学家峰会。

  许红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女性创新创业人才护航计划”从思想领航、服务助航、聚力护航等三个方面,提出了10条举措为粤港澳大湾区女性创新创业护航。实施近两年来,有力促进了粤港澳大湾区女性创业创新工作,大湾区女性创业氛围日益浓厚。同时广东省妇联搭建了服务平台以提高创业成功率,吸纳了专业人士组建创业导师团,创建妇女创业创新基地,推出相关金融产品,助力计划更好落地。

  许红称,2022年,广东省妇联把建设儿童友好城市先行示范点纳入广东省妇女儿童十件民生实事。省发改委、省妇儿工委办等部门正在抓紧编制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完善建设指引。目前,首批儿童友好示范点申报正在进行,深圳、佛山等城市积极将“儿童友好”的理念与城市发展特色有机融合。

  以下为问答全文:

二十大开幕式现场(中评社 卢哲摄)

  中评社记者:广东省妇联曾提出要贯彻落实“支持女性科技人才在科技创新中发挥作用”和“科技创新巾帼行动”,请问目前有何成果?未来还还计划出台哪些措施?

  许红: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全国妇联等部门联合出台的《关于实施科技创新巾帼行动的意见》部署要求,去年,我们联合省科技厅等八部门共同开展“科技创新巾帼行动”。

  行动实施一年多来,我们建立一系列女性科技人才培养机制,包括政策保障机制、表彰激励机制、典型宣传机制、交流合作机制,更好激发女性科技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为此,搭建了六大平台,包括搭建科技助农兴农平台,鼓励女科技工作者深入基层一线,开展巾帼农业科技服务活动,服务乡村振兴;搭建志愿服务平台,发动女科技工作者广泛开展巾帼科普志愿服务,助力提高全民科学素养;搭建交流联谊平台,开展寻找“最美女科技工作者”、创建“巾帼文明岗”活动,加强女科技工作者之间的交流合作。搭建成果展示平台,举办2021年粤港澳大湾区女性科技创新大赛;搭建工作联系平台,成立广东省女科技工作者联合会,为女科技工作者提供优质服务;搭建关爱支持平台,帮助她们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把主要精力投入科技创新和研发活动。今年省妇联围绕科技创新主题,评选了第十二届南粤巾帼十杰,同时授予广东省三八红旗手标兵。

  下一步,我们还将继续完善女性科技人员激励机制、搭建女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促进女性科技创新工作。我们将明确在广东省三八红旗手(标兵)的评选中,女性科技人员占一定比例,在广东省巾帼文明岗创建中包含一定比例的科技创新岗位。鼓励全省各市设立女科技工作者协会,充分发挥女科技工作者联合会联系服务女科技工作者的桥梁纽带作用,促进女科技工作者相互交流学习。今年我们还将联合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等单位举办大湾区科学论坛之“众里寻她”女科学家峰会,展示女性科学家的成长和发展。   中评社记者:2020年底,广东省妇联和港澳妇女组织举办了粤港澳大湾区妇女融合协同发展活动,发布“粤港澳大湾区女性创新创业人才护航计划”,请问该计划目前成效如何?

  许红:该计划从思想领航、服务助航、聚力护航等三个方面提出了10条举措为粤港澳大湾区女性创新创业护航。实施近两年来,有力促进了粤港澳大湾区女性创业创新工作,大湾区女性创业氛围日益浓厚。

  我们搭建了“粤港澳大湾区妇女创新创业云服务平台”,大湾区创业女性可以通过“湾区·她创”网站及微信服务号,得到政策查询、创业孵化、资源对接、线上培训、风采展示、赛事报名等多元化服务,提高了创业成功率。

  我们吸纳有一定影响力的法律、经济、文化、投融资等专业人士,组建了“粤港澳大湾区妇女创新创业导师团”,为大湾区女性提供线上线下培训咨询、创业指导、市场营销、创意设计、企业管理等一揽子服务,使创业女性能够得到全方位全时段的指导服务,增强了创业信心。

  我们成立了深圳前海全国妇联妇女创业创新基地和9个省级妇女创新创业基地,开展创业创新成果展示、推荐项目参加国内外创业赛事等服务活动,大湾区女性创业平台不断增多。

  我们还与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联合推出“南粤巾帼贷”金融产品,为大湾区女性创业给予普惠金融贷款优惠利率,免抵押综合贷款额度最高可达3000万元,女性创业资金瓶颈问题得到缓解。   中评社记者:2022年广东省妇女儿童十件民生实事中提到,要推动建设儿童友好城市先行示范点,请问目前进展如何?

  许红:打造儿童友好城市,让孩子成为城市治理体系的重要参与者,是现代城市魅力与温度的重要体现。广东作为改革开放排头兵、先行地和实验区,自上世纪90年代,联合国第二届人类居住大会上首次提出“儿童友好型城市”概念后,就在广州、深圳等地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和实践,让“儿童友好”从最初的概念变成全面铺开的“实景”。

  今年,我们把建设儿童友好城市先行示范点纳入广东省妇女儿童十件民生实事,推动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纳入了广东省“十四五”规划《纲要》重点工程,写入2022年省政府工作报告;出台了《广东省儿童发展规划(2021-2030年)》,计划未来十年在全省建设20个儿童友好示范县(市、区)、200个儿童友好示范镇(街道)、500个儿童友好基地、1万个母婴室、若干个儿童友好社区,打造一批儿童友好医院、学校、公园、图书馆、科技馆。

  目前,省发改委、省妇儿工委办等部门正在抓紧编制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完善省级层面对于儿童友好县(市、区)、基地等建设指引,制定全省儿童友好镇(街道)建设标准,探索具有广东特色的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模式,不断完善儿童政策体系,优化儿童公共服务,加强儿童权利保障,拓展儿童成长空间,改善儿童发展环境,全面保障儿童生存、发展、受保护和参与的权利。

  首批儿童友好示范点申报正在进行中,不少城市将“儿童友好”的理念与城市发展特色有机融合,相得益彰。广州已建成13个儿童公园和13所儿童活动中心,建设规模和面积在国内遥遥领先;建成1300余间母婴室,在全国率先实现重点公共场所母婴室全覆盖。深圳率先在全国提出建设儿童友好城市,开通儿童友好地铁专列,开办儿童友好电台和儿童议事厅等鼓励儿童发声等等,正全域推进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朝着更宽、更广、更深入方向发展。佛山市召开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工作现场会,凝聚各级各部门力量,全力推进儿童事业发展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山将“关爱儿童工程”“异地务工人员子女关爱”“增强儿童青少年体质”等儿童工作项目先后纳入年度市十件民生实事或政府工作报告予以实施。

习总书记在二十大开幕式上做报告(中评社 林艶摄)

  中评社香港10月18日电(记者陆文煜)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党代表大会于2022年10月16日至22日在北京召开。会议期间,二十大代表,广东省妇联党组书记、主席许红通过线上形式向中评社记者详细介绍了广东省妇联开展“科技创新巾帼行动”成果、“粤港澳大湾区女性创新创业人才护航计划”成效以及广东省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进展。

  许红指出,广东省妇联联合八部门共同开展“科技创新巾帼行动”一年多以来,建立一系列女性科技人才培养机制,包括政策保障机制、表彰激励机制、典型宣传机制、交流合作机制,更好激发女性科技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为此,省妇联搭建了科技助农兴农等六大平台。下一步,将继续完善女性科技人员激励机制、搭建女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促进女性科技创新工作,增加三八红旗手(标兵)中的女性科技人员比例,鼓励全省各市设立女科技工作者协会以及联合各单位举办女科学家峰会。

  许红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女性创新创业人才护航计划”从思想领航、服务助航、聚力护航等三个方面,提出了10条举措为粤港澳大湾区女性创新创业护航。实施近两年来,有力促进了粤港澳大湾区女性创业创新工作,大湾区女性创业氛围日益浓厚。同时广东省妇联搭建了服务平台以提高创业成功率,吸纳了专业人士组建创业导师团,创建妇女创业创新基地,推出相关金融产品,助力计划更好落地。

  许红称,2022年,广东省妇联把建设儿童友好城市先行示范点纳入广东省妇女儿童十件民生实事。省发改委、省妇儿工委办等部门正在抓紧编制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完善建设指引。目前,首批儿童友好示范点申报正在进行,深圳、佛山等城市积极将“儿童友好”的理念与城市发展特色有机融合。

  以下为问答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