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和谦:白皮书发表 台湾民情基础与前路
中评社香港10月13日电(中评社报导组)中国评论通讯社、中评智库基金会不久前以线上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第十二届中评智库青年论坛,论坛主题为:“对台方略与两制方案”的青年求索。台湾在京资深媒体人徐和谦结合台湾当前民意的特性和结构,对2022年白皮书发表前后,国家统一事业中的台湾民情现况条件进行了介绍,并围绕后续工作中岛内民情的可能回应预作推演。
徐和谦认为,《台湾问题与新时代中国统一事业》白皮书,就统一后各方面制度安排和设想,提出了比以往更为具体的主张,对“两制”台湾方案的空间、延展性和形塑方式也多所着墨,形成了白皮书、“两制”台湾方案和《总体方略》之间相互衔接、互为阐明的逻辑体系。在这一层次井然的体系下,以为操作实践中所预留的空间和内涵,支撑了宏观构想的包容性和丰富性;又以宏观构想层次的政治引领和安全底线,给具体工作中的权变灵活设置了依循和边界,也给台湾社会更为清晰的信号和预期。
徐和谦表示,佩洛西访台后大陆实施军演反制期间,民进党当局和其所可影响的岛内主流媒体,大力烘托岛内在军演压力下“社会一切如常”“民众无感”“民心稳定”等表象,并试图以此印象,影响国际媒体视听。但根据他在佩洛西抵台前后乃至军演期间于岛内所进行的访谈发现,与“民心稳定”“对大陆军演不表紧张”等感知形成一体两面的,是岛内面对1996年以来最沉重军事承压局面时,所普遍体现的“低烈度情绪”状态。一方面,部分支持蔡英文当局或倾向于“台独”立场者较易倾向认为:承受大陆军演的压力,是其获得所谓“外交突破”后本须相应承担的成本,已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另一方面,“低烈度的情绪反应”,也是在中间和“非绿”选民中,面对蔡英文当局选择加强美台勾连态势的无力感的体现。
徐和谦分析,虽然台湾问题和乌克兰危机本质不同,但在岛内民意高度“自我带入”俄乌情境的背景下,俄乌战事的发展和后势,仍将很大程度影响岛内民意对自身安全态势──特别是对于美国的“承诺”是否可靠的评估,岛内民意的“军事倚美”信赖度要迅速恢复到俄乌战争前的水平,可能并不容易。不过他也发现,“倚美”作为一种1949年以来历任台湾当权者所公开标举的意识形态政治正确,其思想惯性的涵盖面,事实上已超过了“谋独”阵营,甚至跨越“蓝绿”阵营。
徐和谦指出,大陆发表最新一版对台《白皮书》,对于引领两岸关系发展走向、激发岛内民意和有识之士的再思考,具有重大、及时的意义。他认为,《白皮书》再次明确新时代大陆对台工作的基本态度仍是将争取以和平方式实现国家统一问题作为“第一选择”,对当前受到佩洛西事件大幅扰动的岛内舆情来说,仍有显着的安定人心的作用。他注意到,2022版《白皮书》多次、重点着墨“统一后”的具体安排。这也将对台湾的各类人群──包括明确支持国家统一者、带有观望情绪的两岸和平发展主张者、或是对螺旋下探中的不可测前景感到忧虑的泛绿人士,传递明确的信号,引领其思考和行动。
徐和谦注意到,许多政策文本中,在涉及统一后台湾的现有制度如何安排时,经常以“台湾同胞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等将得到充分尊重”概括,而秦刚以中国驻美大使身分向国际媒体做出“统一后,台湾现在的政治制度可以保留”更明确表态后,也势必引起各方关注。他说,未来在“两制”台湾方案的研究设计和共识酝酿过程中,围绕台湾现有的,包括政治制度在内的各项制度可以如何保留,保留到什么程度;以及这样的保留,应如何同“两制”从属和派生于“一国”并统一于“一国”之内的重要前提相衔接,使和平统一条件下,岛内政治、社会、经济、司法等制度的延续,都将是在今后更加密切展开的探讨中,料将被台湾各界人士,频繁提出同大陆方面讨论的主题。
徐和谦最后表示,“两制”台湾方案的酝酿和发展过程,本身或将是民主的体现和民主的实践。这一宣示若能落实,也将对西方所渲染、岛内一些势力借以移用的所谓“两岸问题是专制和民主的对抗”等说法,发展出具有中国实践特色的,展现出中华民族历史自信和历史主动的雄辩对冲。
中评社香港10月13日电(中评社报导组)中国评论通讯社、中评智库基金会不久前以线上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第十二届中评智库青年论坛,论坛主题为:“对台方略与两制方案”的青年求索。台湾在京资深媒体人徐和谦结合台湾当前民意的特性和结构,对2022年白皮书发表前后,国家统一事业中的台湾民情现况条件进行了介绍,并围绕后续工作中岛内民情的可能回应预作推演。
徐和谦认为,《台湾问题与新时代中国统一事业》白皮书,就统一后各方面制度安排和设想,提出了比以往更为具体的主张,对“两制”台湾方案的空间、延展性和形塑方式也多所着墨,形成了白皮书、“两制”台湾方案和《总体方略》之间相互衔接、互为阐明的逻辑体系。在这一层次井然的体系下,以为操作实践中所预留的空间和内涵,支撑了宏观构想的包容性和丰富性;又以宏观构想层次的政治引领和安全底线,给具体工作中的权变灵活设置了依循和边界,也给台湾社会更为清晰的信号和预期。
徐和谦表示,佩洛西访台后大陆实施军演反制期间,民进党当局和其所可影响的岛内主流媒体,大力烘托岛内在军演压力下“社会一切如常”“民众无感”“民心稳定”等表象,并试图以此印象,影响国际媒体视听。但根据他在佩洛西抵台前后乃至军演期间于岛内所进行的访谈发现,与“民心稳定”“对大陆军演不表紧张”等感知形成一体两面的,是岛内面对1996年以来最沉重军事承压局面时,所普遍体现的“低烈度情绪”状态。一方面,部分支持蔡英文当局或倾向于“台独”立场者较易倾向认为:承受大陆军演的压力,是其获得所谓“外交突破”后本须相应承担的成本,已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另一方面,“低烈度的情绪反应”,也是在中间和“非绿”选民中,面对蔡英文当局选择加强美台勾连态势的无力感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