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评:美再打“香港牌”的险恶用心

  中评社北京9月16日电/网评:美再打“香港牌”的险恶用心

  来源:大公报 作者:吴志斌

  9月10日,美国国会众议院通过《香港经济贸易办事处认证法》。该法案由新泽西州共和党联邦众议员克里斯.史密斯和马萨诸塞州民主党联邦众议员吉姆.麦戈文联袂提出。这份充满恶意打压和政治抹黑的法案,要求行政部门在法案生效30天内认证包括华盛顿、纽约和三藩市的三个香港经贸办是否得以延长目前享有的特权、例外与豁免。如果美国政府认证这三个香港经贸办不应再继续享有这些外交待遇,香港经贸办将在180天内停止运作。可以说,这是在香港2020年实施香港国安法之后,美国国会再次在立法层面对香港采取了不正当、不公义乃至用心险恶的打压措施。

  为此,在9月11日,香港特区政府发表声明,强烈谴责美国众议院假借所谓《香港经济贸易办事处认证法案》,诋毁香港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和抹黑香港人权状况,为了政治目的不惜扭曲事实,刻意攻击香港,违反国际法和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粗暴干预香港事务:“该所谓法案自欺欺人,美国自身有最严厉的国安法律,却肆意双重标准,恶意污蔑实施香港国安法和《维护国家安全条例》的公正性和合法目的,漠视香港特区维护国家安全的宪制责任和固有权利,诋毁香港特区政府正当依法保障人权和法治的事实……鼓吹关闭经贸办,严重破坏正常经济贸易关系”。然而,在美国以虚伪可笑的“自由”、“人权”等字眼大打“香港牌”之际,我们或需要读出更为深层次的危机和挑战。

  “炒冷饭”图遏止中国发展

  第一,美国要关闭经贸办,大有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意味。香港在美国纽约、三藩市和华盛顿设有经贸办。在1997年香港回归前夕,美国通过专项立法,允许3个香港驻美经贸办适用1945年《国际组织豁免权法》,官员可免遭美国搜查、没收财产、征收指定税项。而在过去的数十年中,三个驻美经贸办运作良好,不仅遵守当地法律,也为中美正常的贸易、投资、艺术和文化等的交流搭建了友好的桥梁。据相关统计,美国对香港的贸易顺差过去10年达2715亿美元,是其全球贸易伙伴中最高,有超过1200家美国公司在港设有业务。而美国议员们之所以要一意孤行地关闭经贸办,本质上是要借“关注香港”之名,不仅在大选之年将遏制中国作为博弈的筹码,更是对中国进行新一轮的贸易管控和制裁的“暗黑前奏”。   其次,美国是次“挑衅”并非是“空穴来风”,而是大有准备,目的明确,特别还跟一些流窜在欧美等国的反中乱港分子“惺惺相惜”、沆瀣一气。身为美国国会及行政当局中国委员会(CECC)主席的史密斯在法案通过后迅速发表声明:“这项《香港经贸办事处认证法》是下一个必要步骤,以实际行动表达我们对受迫害的香港人的声援。”位于华盛顿的香港民主委员会执行总监郭凤仪更是“大赞”。有了美国这股恶势力的煽风点火,加拿大更是按捺不住。9月12日,多个打着支持“香港民主”的反华团体在多伦多举行联合记者会,呼吁加拿大政府停止给予香港经济贸易办事处任何特殊权利及外交地位,并且还乞求加拿大政府向特区政府施压,释放黎智英、邹幸彤以及“颠覆政权案”中的被告。种种事态都表明,境外的反华势力不仅要抹黑香港、唱衰香港,更是要借香港来做文章,以达到反中、遏中的目的。香港始终是国家走出去、引进来的桥头堡,更是“一带一路”蓝图中的重要“要塞”。关闭经贸办的法案,本质上就是一场别有用心的政治操作和权谋交易闹剧,利用经贸办来“炒冷饭”,试图在抹黑香港法治问题的同时,对中国的和平崛起进行限制。

  “掩耳盗铃”体现心虚害怕

  最后,香港国安法明确规定香港特区维护国家安全应当尊重和保障人权,香港公民的言论、新闻、出版自由以及结社、集会、游行、示威在内的权利和自由都没有受到削弱。尤其是,在国安法颁布之后,香港营商环境得以进一步的改善。根据今年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发布《2024世界竞争力年报》,香港排名上升两位至全球第五位。尤其是在“营商效率”和“基础建设”方面,香港更是跻身全球前十,“政府效率”排名居全球前三,各种与金融相关的意见指标也名列前茅,足以可见香港始终都是全球投资者的首选、优选。根据7月份香港证监会发布的《2023年资产及财富管理活动调查》报告,2023年香港管理的资产规模超31万亿港元,同比增长2%,净资金流入大增342%。而且还有多项指标反映香港资产及财富管理业务的投资者资金来源高度多元化、资产配置全球化,体现香港作为国际资产管理中心的领先优势。美国拿人权和民主大做文章,扭曲香港发展的实际情况,这无疑是掩耳盗铃,这种强盗的霸道逻辑,恰恰证明美国等西方“列强”对中国崛起的心虚和害怕。

  拿着人权和民主说事是虚伪,干预他国事务是无赖,扭曲事实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是自私,抹黑香港国安法称香港自由的丧失是双标,美国若一意孤行、如此行径,必将落得一个自食苦果的败局!   中评社北京9月16日电/网评:美再打“香港牌”的险恶用心

  来源:大公报 作者:吴志斌

  9月10日,美国国会众议院通过《香港经济贸易办事处认证法》。该法案由新泽西州共和党联邦众议员克里斯.史密斯和马萨诸塞州民主党联邦众议员吉姆.麦戈文联袂提出。这份充满恶意打压和政治抹黑的法案,要求行政部门在法案生效30天内认证包括华盛顿、纽约和三藩市的三个香港经贸办是否得以延长目前享有的特权、例外与豁免。如果美国政府认证这三个香港经贸办不应再继续享有这些外交待遇,香港经贸办将在180天内停止运作。可以说,这是在香港2020年实施香港国安法之后,美国国会再次在立法层面对香港采取了不正当、不公义乃至用心险恶的打压措施。

  为此,在9月11日,香港特区政府发表声明,强烈谴责美国众议院假借所谓《香港经济贸易办事处认证法案》,诋毁香港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和抹黑香港人权状况,为了政治目的不惜扭曲事实,刻意攻击香港,违反国际法和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粗暴干预香港事务:“该所谓法案自欺欺人,美国自身有最严厉的国安法律,却肆意双重标准,恶意污蔑实施香港国安法和《维护国家安全条例》的公正性和合法目的,漠视香港特区维护国家安全的宪制责任和固有权利,诋毁香港特区政府正当依法保障人权和法治的事实……鼓吹关闭经贸办,严重破坏正常经济贸易关系”。然而,在美国以虚伪可笑的“自由”、“人权”等字眼大打“香港牌”之际,我们或需要读出更为深层次的危机和挑战。

  “炒冷饭”图遏止中国发展

  第一,美国要关闭经贸办,大有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意味。香港在美国纽约、三藩市和华盛顿设有经贸办。在1997年香港回归前夕,美国通过专项立法,允许3个香港驻美经贸办适用1945年《国际组织豁免权法》,官员可免遭美国搜查、没收财产、征收指定税项。而在过去的数十年中,三个驻美经贸办运作良好,不仅遵守当地法律,也为中美正常的贸易、投资、艺术和文化等的交流搭建了友好的桥梁。据相关统计,美国对香港的贸易顺差过去10年达2715亿美元,是其全球贸易伙伴中最高,有超过1200家美国公司在港设有业务。而美国议员们之所以要一意孤行地关闭经贸办,本质上是要借“关注香港”之名,不仅在大选之年将遏制中国作为博弈的筹码,更是对中国进行新一轮的贸易管控和制裁的“暗黑前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