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专家称北京对台思维转折点 更多军事应对
中评社华盛顿9月16日电(记者余东晖)美国专家认为,在佩洛西访台和美国会推进“台湾政策法”的背景下,北京对台政策考量已到转折点,倾向于认为和平统一行不通,只能动武;北京应对台湾问题正越来越多地转向军事手段。
近年来,美中之间发现对彼此外交政策信号的解读尤其具有挑战性。对彼此信号的误读可能导致双方的行动与反行动,并可能加剧负面循环和升级螺旋。台湾问题仍是中美关系中最具争议性的问题,台湾海峡通常被认为是中美之间最可能发生军事对抗的地点。外交学界相信,双方必须准确解读对方在台湾问题上发出的信号,以避免意外升级和不必要的冲突。
为此美国和平研究所和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去年底联合开展题为“美中发送信号、行动与反应态势和台湾”项目,双方专家分别对本国的大约15位决策者和分析家进行访谈,探讨双方在拜登政府执政后的前十周内,是否对彼此在台湾问题上发出的信号存在误读,以及如何影响彼此的行为。
在16日美国和平研究所为这项研究报告发布而举行的在线研讨会上,围绕美国国会参议院外委会刚通过的“台湾政策法”和中方做出的反应,在双方处理台湾问题上释放什么信号,与会专家有所解读。
美国和平研究所高级专家傅瑞珍(Carla Freeman)指出,中方认为这是美国对台政策改变的一个重大信号,来自中国的大量回应是可以预期的。她表示,大家刚开始非常仔细地观察这个立法提案的实际走向,有可能不会送到拜登总统的办公桌上。但中方会密切关注,因为该法案的一些内容肯定会引起中方的关切,因为它可能会打开美国与台湾进行前所未有接触或联系的大门。
傅瑞珍相信,美方会辩解说,这是一项重要的立法,允许美国与台湾做一些以前没有做过的事情,但这并不一定会改变美台的“非官方关系”,这并不意味着美国对“一个中国政策”的彻底决裂。
美国和平研究所杰出研究员施道安(Andrew Scobell)将这项立法与佩洛西访台联系起来看。他认为,这从中国人的角度强调了国会在美国对两岸政策中的中心地位。他称许多中国人没有真正意识到美国打行政和立法并不总是步调一致,更不用说进行重大的协调了。中方相信美国的体系更加集中,更加协调,更加专注于对付中国。
曾任兰德集团高级政治科学家的施道安表示,他担心北京可能已经在台湾问题上到达一个临界点,或者说北京的政策考量到了一个拐点,因为佩洛西的访问和目前的台湾政策法案,以及一系列其他的事情。
施道安称,他担心北京得出三点结论:一是和平统一政策已经行不通;二是台湾海峡的趋势正在朝着错误的方向发展,远离统一,不可逆转地走向“台湾独立”;三是已做出决定,认为别无选择,只能动武。
施道安承认,做此判断并没有具体的证据,但根据研究和作为专家的瞭解,他认为这个结论是非常有可能的,“要么已经达到了,要么很快就会达到”,“这是非常不祥的迹象”。
对于美国广泛流传的2027年动武的时间表,施道安认为,2027年最后期限是非常值得怀疑的,但他相信北京对台思维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台海冲突的可能性增大。他不认为2027年的最后期限一定是准确的,但它凸显了发出信号和正确解读信号的重要性,美方应非常密切地关注中国领导人的言行和中方军事活动的迹象。
在最新发布的这个报告中,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在对中国决策者和分析家的访谈中发现,受访者将中国大陆在台海的军事行动视为遏制“台独”的明确政策信息,表明中国在台湾问题上越来越多地考虑军事应对,加强“底线思维”。
傅瑞珍特别引用这个发现,指出中方现在不仅在使用军事信号,而且正在越来越多地考虑对台湾问题作出军事回应。她强调,这是重要的变化。在中国大陆奉行对台政策中,其常规手法更加军事化。
施道安还提到,如果中方的基本假设是美国利用台湾来遏制中国,则会导致中方将美方的所有涉台言行都解读为是为了达到这个目标。
中评社华盛顿9月16日电(记者余东晖)美国专家认为,在佩洛西访台和美国会推进“台湾政策法”的背景下,北京对台政策考量已到转折点,倾向于认为和平统一行不通,只能动武;北京应对台湾问题正越来越多地转向军事手段。
近年来,美中之间发现对彼此外交政策信号的解读尤其具有挑战性。对彼此信号的误读可能导致双方的行动与反行动,并可能加剧负面循环和升级螺旋。台湾问题仍是中美关系中最具争议性的问题,台湾海峡通常被认为是中美之间最可能发生军事对抗的地点。外交学界相信,双方必须准确解读对方在台湾问题上发出的信号,以避免意外升级和不必要的冲突。
为此美国和平研究所和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去年底联合开展题为“美中发送信号、行动与反应态势和台湾”项目,双方专家分别对本国的大约15位决策者和分析家进行访谈,探讨双方在拜登政府执政后的前十周内,是否对彼此在台湾问题上发出的信号存在误读,以及如何影响彼此的行为。
在16日美国和平研究所为这项研究报告发布而举行的在线研讨会上,围绕美国国会参议院外委会刚通过的“台湾政策法”和中方做出的反应,在双方处理台湾问题上释放什么信号,与会专家有所解读。
美国和平研究所高级专家傅瑞珍(Carla Freeman)指出,中方认为这是美国对台政策改变的一个重大信号,来自中国的大量回应是可以预期的。她表示,大家刚开始非常仔细地观察这个立法提案的实际走向,有可能不会送到拜登总统的办公桌上。但中方会密切关注,因为该法案的一些内容肯定会引起中方的关切,因为它可能会打开美国与台湾进行前所未有接触或联系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