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习主席重要讲话研讨会举行 齐鹏飞谈情况

齐鹏飞(中评社 海涵摄)

  中评社北京7月19日电(记者 海涵)“学习贯彻习近平主席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上重要讲话精神”专题研讨会7月18日在北京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夏宝龙出席研讨会并致辞。会后,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全国港澳研究会副会长齐鹏飞向媒体记者介绍本次研讨会有关情况。

  齐鹏飞说,在此次研讨会上,全国政协副主席夏宝龙作重要讲话,就习近平主席“七一”重要讲话的重要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重大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做出了全面、系统、深入的解读。夏宝龙主席认为,习近平主席的“七一”重要讲话是指导未来“一国两制”香港实践行稳致远的一个纲领性文件、重要指南和根本依循。

  齐鹏飞介绍,夏宝龙主席对习近平主席“七一”重要讲话的解读是从三个角度进行的。第一个角度是,历史逻辑。习近平主席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对香港回归25年来的实践和成就进行总结,主要是从三个角度切入的:其一,把香港回归25年的实践放置于同时期国家发展的大局中来看,强调香港的独特地位和优势。;其二,香港回归25年来战胜了一个个风险挑战,经受了一次重大考验,仍然稳步前行;其三,香港回归25年来香港同胞实现了当家作主,贯彻“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创立了香港特色的民主发展制度。夏宝龙主席对习近平主席“七一”重要讲话进行解读的历史逻辑,也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

  齐鹏飞说,去年中国共产党十九届六中全会上通过了党的百年历史上第三个历史决议,其中提到,“从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习主席“七一”重要讲话的历史逻辑也符合这一思路,即,我们要探讨一下香港回归25年来取得举世公认巨大成就的原因,要弄清楚未来香港能在新时代行稳致远、实现新飞跃的基础何在。

  第二个角度是,理论逻辑。齐鹏飞说,夏宝龙主席在会上表示,习近平主席重要讲话蕴含着科学的理论逻辑,其核心点就是“四个必须”。习近平主席在“七一”讲话中除了从三个角度总结香港回归25年以来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之外,还归纳总结出香港回归25年实践中我们必须坚持和传承的历史经验或现实启示,即“四个必须”:必须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必须坚持中央全面管治权和保障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相统一、必须落实“爱国者治港”、必须保持香港的独特地位和优势。

  齐鹏飞表示,香港回归25年来经历了很多意想不到的挑战,习近平主席“七一”重要讲话再次宣示“一国两制”将长期不变,释放出了明晰信号。习近平主席很早就曾说过,“一国两制”是使香港保持长期繁荣稳定、促进香港同胞福祉的根本制度。它不仅是解决历史遗留下来的香港问题的最佳方案,也是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制度安排。事实反覆证明,“一国两制”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因为它符合国家民族利益、符合港澳同胞利益,得到了港澳同胞的支持,也得到了14多亿中国人民的鼎力支持,得到了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高度赞赏。这样的好制度没有任何理由改变,必须长期坚持、高度珍惜。

齐鹏飞(中评社 海涵摄)

  第三个角度是,实践逻辑。齐鹏飞介绍,夏宝龙主席在会上表示,习近平主席重要讲话蕴含着鲜明的实践逻辑,主要表现为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四点希望”:着力提高治理水平、不断增强发展动能、切实排解民生忧难、共同维护和谐稳定。

  齐鹏飞谈到,习近平主席的一些话十分打动人心,比如,6月30日,习近平主席在高铁西九龙站表示,“距我上次到香港来,已经过了5个春秋,这5年我一直关注着香港、牵挂着香港。我的心、中央政府的心和香港同胞在一起。”在5年前访港之际,习近平主席表示,“香港的发展始终牵动我的心。”这些话都非常令人感动,可谓是“民有所呼、国有所应”。

  齐鹏飞说,习主席在第四点希望中谈到“共同维护和谐稳定”,这其实就是在回答“香港贯彻爱国者治港根本原则后是否要搞清一色”的问题。习近平主席说得很明确,香港毕竟是多元化社会,要予以尊重,一定要把最大多数人团结起来,用最大同心圆来共同治理香港、建设香港。

  最后,齐鹏飞说,夏宝龙主席对于习近平主席“七一”重要讲话的学习体会阐释,为我们深入、准确、全面理解习近平主席“七一”重要讲话提供了重要指导意义。

齐鹏飞(中评社 海涵摄)

齐鹏飞(中评社 海涵摄)

  中评社北京7月19日电(记者 海涵)“学习贯彻习近平主席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上重要讲话精神”专题研讨会7月18日在北京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夏宝龙出席研讨会并致辞。会后,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全国港澳研究会副会长齐鹏飞向媒体记者介绍本次研讨会有关情况。

  齐鹏飞说,在此次研讨会上,全国政协副主席夏宝龙作重要讲话,就习近平主席“七一”重要讲话的重要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重大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做出了全面、系统、深入的解读。夏宝龙主席认为,习近平主席的“七一”重要讲话是指导未来“一国两制”香港实践行稳致远的一个纲领性文件、重要指南和根本依循。

  齐鹏飞介绍,夏宝龙主席对习近平主席“七一”重要讲话的解读是从三个角度进行的。第一个角度是,历史逻辑。习近平主席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对香港回归25年来的实践和成就进行总结,主要是从三个角度切入的:其一,把香港回归25年的实践放置于同时期国家发展的大局中来看,强调香港的独特地位和优势。;其二,香港回归25年来战胜了一个个风险挑战,经受了一次重大考验,仍然稳步前行;其三,香港回归25年来香港同胞实现了当家作主,贯彻“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创立了香港特色的民主发展制度。夏宝龙主席对习近平主席“七一”重要讲话进行解读的历史逻辑,也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

  齐鹏飞说,去年中国共产党十九届六中全会上通过了党的百年历史上第三个历史决议,其中提到,“从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习主席“七一”重要讲话的历史逻辑也符合这一思路,即,我们要探讨一下香港回归25年来取得举世公认巨大成就的原因,要弄清楚未来香港能在新时代行稳致远、实现新飞跃的基础何在。

  第二个角度是,理论逻辑。齐鹏飞说,夏宝龙主席在会上表示,习近平主席重要讲话蕴含着科学的理论逻辑,其核心点就是“四个必须”。习近平主席在“七一”讲话中除了从三个角度总结香港回归25年以来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之外,还归纳总结出香港回归25年实践中我们必须坚持和传承的历史经验或现实启示,即“四个必须”:必须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必须坚持中央全面管治权和保障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相统一、必须落实“爱国者治港”、必须保持香港的独特地位和优势。

  齐鹏飞表示,香港回归25年来经历了很多意想不到的挑战,习近平主席“七一”重要讲话再次宣示“一国两制”将长期不变,释放出了明晰信号。习近平主席很早就曾说过,“一国两制”是使香港保持长期繁荣稳定、促进香港同胞福祉的根本制度。它不仅是解决历史遗留下来的香港问题的最佳方案,也是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制度安排。事实反覆证明,“一国两制”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因为它符合国家民族利益、符合港澳同胞利益,得到了港澳同胞的支持,也得到了14多亿中国人民的鼎力支持,得到了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高度赞赏。这样的好制度没有任何理由改变,必须长期坚持、高度珍惜。

书画家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