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助力农业质效不断提升
推动服务下沉乡村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循序渐进、久久为功,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
农村金融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应看到,农村金融服务是我国金融服务中的短板和弱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需要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近年来,金融管理部门多次印发关于做好金融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政策文件,要求金融系统优化资源配置,切实加大对‘三农’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这意味着,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我国金融服务的对象和重心将逐渐向农业、乡村倾斜。”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
银行业金融机构工作者在实践工作中积极探索金融服务乡村的有益经验,促进信贷资金等金融要素和资源流向农村。“为满足村民信贷需求,我们基层支行信贷员通过主动进村、上门服务,瞭解农民信贷需求,对农户建档立卡、评级授信,通过‘小额度、广覆盖’方式主动授信,支持村民获得小额信贷资金。”邮储银行云南省分行宁州支行客户经理陈华清说,“针对规模较大、信贷需求相对较高的农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如合作社社员、家庭农场主、专业大户的经营融资需求,我们为其推荐融资E信贷产品,该产品最高可授信额度达30万元,一次授信、循环使用。”
补足短板提升农村金融服务需要加快金融服务数字化建设。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孙同全表示:“要完善农村社会信用体系,尤其是加快数字化的信用信息库建设,为数字化农村金融发展创造基础条件。”如何加快金融服务数字化建设?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财政局普惠金融服务中心主任梅宁表示,近年来,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创新探索构建“四新四提”金融服务体系改革。针对传统金融开展普惠金融成本高、效率低、风控难的问题,吉州区运用数字普惠金融技术,建设市场化运营的数字普惠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吉州普惠金融超市”,实现金融服务“触手可及”“人人均享”。引导更多企业注册入驻,实现政府政策扶持、企业融资需求、银行金融产品“三方联动”。截至目前,平台入驻企业7435户,申请融资620笔,授信金额2.3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