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回归以来的经济发展如何?谭岳衡语中评
中评社香港6月3日电(记者 梁帆)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分别于30日会见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任行政长官李家超。回顾“一国两制”25年来香港的经济发展,立法会议员谭岳衡接受中评社访问表示,香港回归祖国廿五载,与内地的经贸往来愈发紧密,经济发展整体平稳向好,在营商环境、人力资本、基础设施、声誉和综合竞争力领域继续名列前茅。
根据英国Z/Yen集团与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今年联合发布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报告,谭岳衡指出,香港总排名维持全球第三位,在营商环境、人力资本、基础设施、声誉和综合竞争力领域继续名列前茅。香港回归祖国这25年来,GDP翻了一番。香港的经济发展同时得益于内地在过去30年的高速发展,香港回归后与内地的经贸往来愈发紧密。香港已经成为内地企业境外上市的首选平台,以2021年为例,香港新股市场融资总额中超过九成为内地企业的融资。
谭岳衡认为,香港过去25年间有两大突出成就。其一,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得到巩固和提升。香港过去20多年保持了全球融资中心地位,十几年间有七年排名第一,大多数是保持在全球的前三甲。香港的银行体系运作畅顺,流动性及资本水平以国际标准而言均非常充裕,资本市场募集资金的规模和数量近几年都居国际前列,离岸人民币市场建设成绩显着。
在巩固和提升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过程中,香港也有经历包括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冲击、2003年的非典疫情(SARS)、2008年次贷危机等多次危机和挑战,但香港在“一国两制”之下善用“两制”优势,背靠内地,充分利用并不断巩固自身金融体系的优势,成功渡过了一次次风浪,体现了金融体系的韧性。
其二,是内地和香港金融市场的互联互通得到不断加强和深化。“沪港通”、“深港通”、“债券通”和基金互认等机制的建立,“跨境理财通”的开通,进一步提升了两地资本市场的连通性,提高了香港市场的交易活跃度和市场参与度,也为大湾区居民提供更多理财产品的选择,进一步促进人民币跨境流动和使用。
以50年不变为观察,“一国两制”今年将踏入下半程,您对香港未来的发展有何展望?对此谭岳衡表示,“一国两制”踏入下半程,香港也进入了回归后的一个发展新阶段。新一届行政长官李家超即将上任,从他的政纲可看出下届政府未来对于北部都会区的建设、再工业化、科创中心的建设、绿色金融方面的发展都有非常具体的规划,这些都会给海外投资者和本地投资者提供更多的商机。随着未来香港这些长远规划的实施,相信香港的营商环境会变得越来越好,商业的机会也越来越多,越来越活跃。
谭岳衡强调,金融是未来政府全面提升香港竞争实力的一大重点,相信香港在金融互联互通、绿色金融、金融科技、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建设、资产及财富管理中心建设等方面会得到长远提升,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将进一步巩固。
习主席在北京会见李家超时高度评价了新选制的作用,并且指出“必须加倍珍惜,长期坚持”。谭岳衡称,在新选举制度下,从去年至今香港先后举行了选举委员会选举、第七届立法会选举、第六任行政长官选举,习主席肯定了新选制对落实“爱国者治港”、保障香港市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推动形成社会各阶层各界别齐心协力建设香港的良好局面的决定性作用,表明这是一套“符合 ‘一国两制’方针、符合香港实际、符合香港发展需要的政治制度、民主制度。”
谭岳衡亦表示,三场选举的成功举行,夯实了具有香港特色的民主制度,充分保障了港人当家作主,有利于维护行政主导,提升管治效能。新选制的广泛代表性、政治包容性、均衡参与性、公平竞争性得到全面彰显,体现新选制具有优越性,是香港落实“爱国者治港”、开启“良政善治”新篇章的制度保障。香港须落实习主席的指示,对于这套具有香港特色、符合香港实际和利益的选举制度,倍加珍惜,长期坚持。
中评社香港6月3日电(记者 梁帆)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分别于30日会见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任行政长官李家超。回顾“一国两制”25年来香港的经济发展,立法会议员谭岳衡接受中评社访问表示,香港回归祖国廿五载,与内地的经贸往来愈发紧密,经济发展整体平稳向好,在营商环境、人力资本、基础设施、声誉和综合竞争力领域继续名列前茅。
根据英国Z/Yen集团与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今年联合发布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报告,谭岳衡指出,香港总排名维持全球第三位,在营商环境、人力资本、基础设施、声誉和综合竞争力领域继续名列前茅。香港回归祖国这25年来,GDP翻了一番。香港的经济发展同时得益于内地在过去30年的高速发展,香港回归后与内地的经贸往来愈发紧密。香港已经成为内地企业境外上市的首选平台,以2021年为例,香港新股市场融资总额中超过九成为内地企业的融资。
谭岳衡认为,香港过去25年间有两大突出成就。其一,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得到巩固和提升。香港过去20多年保持了全球融资中心地位,十几年间有七年排名第一,大多数是保持在全球的前三甲。香港的银行体系运作畅顺,流动性及资本水平以国际标准而言均非常充裕,资本市场募集资金的规模和数量近几年都居国际前列,离岸人民币市场建设成绩显着。
在巩固和提升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过程中,香港也有经历包括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冲击、2003年的非典疫情(SARS)、2008年次贷危机等多次危机和挑战,但香港在“一国两制”之下善用“两制”优势,背靠内地,充分利用并不断巩固自身金融体系的优势,成功渡过了一次次风浪,体现了金融体系的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