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个人信息跨境 便利港人生活
有立法会议员认为新措施有助行业发展,指出现时近50万港人居住大湾区,举例若医疗病历等个人信息可跨境流动,相信医生诊断会更加精准及方便。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强调,香港个人资料的处理及出境会按自愿原则并按照《私隐条例》受规管。
有利香港建设成国际数据港
今年六月特区政府与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签署《促进粤港澳大湾区数据跨境流动的合作备忘录》,可在国家数据跨境安全管理制度下,推动内地数据在大湾区内安全有序流通到香港,可降低企业数据跨境流动的合规成本,亦能促进大湾区数字经济及科研发展,有助香港积极融入大湾区和国家发展大局,同时有利于香港建设成为国际数据港。
《大湾区标准合同》将简化涉及大湾区的九个内地城市,即是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东莞市、中山市、江门市及肇庆市,和香港之间就内地个人信息跨境流动的合规安排,同时免除了内地数据跨境安全管理框架下就有关个人信息处理者跨境转移个人信息的数量限制,以及简化相关个人信息保护影响评估的评估内容。
按《备忘录》订下的框架,政府资讯科技总监办公室与广东省网信办,将共同有序落实《大湾区标准合同》便利措施。资科办将于本月开展《大湾区标准合同》先行先试安排,首阶段会公开邀请对跨境服务需求较为殷切的银行业、征信业及医疗业机构参与,后续或有序扩展便利措施至其他业界。
据瞭解,过去国家数据流通境外的合规成本较高,内地数据出境有严格规限,以及审批时间长,让不少企业却步,若透过新措施可使内地数据更方便来到香港,以统一方式处理,有效监测数据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