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青年论坛:束沐论爱国者治港舆论大变化
中评社香港12月30日电(中评社报导组)在日前举行的第十三届中评智库青年论坛上,中评智库基金会研究员、中评社研究部主任束沐以《“爱国者治港”与香港舆论环境的激浊扬清》为题发言。他通过对199篇《中评数据新闻》的分析与回顾,对“爱国者治港”原则确立以来香港舆论环境的深刻变化进行总结。他认为,《中评数据》在香港国安法正式生效、香港进入“由乱及治”历史性转折的关键时间点应运而生,可以说完整地见证了“爱国者治港”原则在香港社会各方面的贯彻落实,也以独一无二的数据调查权、数据话语权为营造有利于“爱国者治港”的舆论环境,做出了积极而特殊的贡献。
束沐首先表示,媒体是时代的记录者,智库是时代的思考者,而作为一家基于数据科技的智库媒体,香港中评社以独特方式记录了“爱国者治港”在香港生根发芽、经历风雨、茁壮成长、开花结果的全过程,那就是2020年7月至今刊发的199篇数据新闻。他对2年半以来199篇《中评数据》的热点话题、主要发现、重要结论、趋势特征、问题与反馈等进行回顾与梳理,将“爱国者治港”给香港舆论环境带来的历史性变化做出五点、二十个字的概括。
第一,主流壮大。束沐从通过多篇反应爱国爱港主流舆论的《中评数据》归纳出三个可喜趋势:一是特区政府及其公务员团队在壮大爱国爱港主流舆论上承担起主体责任、扮演好引导角色;二是香港政界和基层社团发挥了爱国爱港主流舆论的中流砥柱作用;三是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正在源源不断注入香港主流舆论场,丰富了爱国爱港内涵。
第二,乱港溃散。束沐从多篇聚焦乱港势力影响力及其内部生态演变的《中评数据》归纳出三个特征:一是乱港媒体“大台”被依法取缔、查处之后,反中乱港舆论的碎片化、泡沫化已成定局;二是零星乱港分子虽然逃至境外、另立平台,但他们自私、贪婪、内斗的真实面目深入人心;三是泛政治化退潮,乱港势力“同温层(信息茧房)”被相继打破,香港网络舆论的意识形态风险得到稳定管控。
第三,央媒引领。束沐回顾梳理《中评数据》对中央新闻媒体作用的分析研究,发现三个特色:一是央媒在香港的舆论话语权、正面影响力不断攀升;二是央媒以国家高度、全局视角对涉及“一国两制”根本原则的敏感问题、争议做出权威解读;三是央媒对完善特区政府施政、破解深层次矛盾具有不可替代的舆论监督功能,直通香港基层民心民意。
第四,依法治理。束沐认为,特区政府和执法机关用好用尽法律武器,依法治理香港本地舆论生态,主要有以下特征:一是根据《宪法》、《基本法》、《国安法》确立了香港言论自由的底线;二是根据《刑事罪行条例》依法拘捕、调查通过网络社交媒体平台发表涉及“港独”、“黑暴”与其它意图煽动颠覆言论的违法分子;三是依法依规管理在港传媒,强调外媒在涉港国安问题上也负有责任。
第五,多元有序。束沐认为“爱国者治港”的舆论场绝不是清一色、而是五光十色,显现出三个特征:一是行政-立法良性互动格局初显,带动全社会积极问政的建设性氛围;二是立法会议员、政界人士与本地传媒对特区政府施政监督毫不放松;三是中评社通过数据新闻积极努力建构与新时代“爱国者治港”相适应的舆论监督权。
束沐最后认为,“一国两制”的行稳致远、“爱国者治港”的落地生根、新时代香港的由治及兴,离不开一个多元、稳定、开放的舆论环境,这是香港既有社会制度下的独特优势,也是充分调动有利于良政善治一切积极因素的活力所在、土壤所在。他表示对“爱国者治港”之下香港媒体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由中国评论通讯社、中评智库基金会共同主办的第十三届中评智库青年论坛12月20日在港举行,论坛主题为“‘爱国者治港’元年之面面观”。来自中评的八位青年分别从政治、经济、教育、舆论、人才等不同层面,全方位地回顾总结了“爱国者治港”元年所展现出的新气象、新面貌,并且就进一步深入推进“爱国者治港”原则在各领域的落实积极建言献策。
参加此次论坛的中评青年有:中评智库基金会研究员、中评社国际部主任郭至君,中评智库基金会研究员、中评社研究部主任束沐,中评智库基金会高级分析师、中评社工程技术部主任曹润来,中评智库基金会副研究员陈倩羚,中评社主任记者、采访部副主任张爽,中评社主任记者、港澳部副主任卢哲,中评社主任记者、北京记者站副站长海涵。此次论坛由中评智库基金会董事长助理、研究员林艳主持。
中评社香港12月30日电(中评社报导组)在日前举行的第十三届中评智库青年论坛上,中评智库基金会研究员、中评社研究部主任束沐以《“爱国者治港”与香港舆论环境的激浊扬清》为题发言。他通过对199篇《中评数据新闻》的分析与回顾,对“爱国者治港”原则确立以来香港舆论环境的深刻变化进行总结。他认为,《中评数据》在香港国安法正式生效、香港进入“由乱及治”历史性转折的关键时间点应运而生,可以说完整地见证了“爱国者治港”原则在香港社会各方面的贯彻落实,也以独一无二的数据调查权、数据话语权为营造有利于“爱国者治港”的舆论环境,做出了积极而特殊的贡献。
束沐首先表示,媒体是时代的记录者,智库是时代的思考者,而作为一家基于数据科技的智库媒体,香港中评社以独特方式记录了“爱国者治港”在香港生根发芽、经历风雨、茁壮成长、开花结果的全过程,那就是2020年7月至今刊发的199篇数据新闻。他对2年半以来199篇《中评数据》的热点话题、主要发现、重要结论、趋势特征、问题与反馈等进行回顾与梳理,将“爱国者治港”给香港舆论环境带来的历史性变化做出五点、二十个字的概括。
第一,主流壮大。束沐从通过多篇反应爱国爱港主流舆论的《中评数据》归纳出三个可喜趋势:一是特区政府及其公务员团队在壮大爱国爱港主流舆论上承担起主体责任、扮演好引导角色;二是香港政界和基层社团发挥了爱国爱港主流舆论的中流砥柱作用;三是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正在源源不断注入香港主流舆论场,丰富了爱国爱港内涵。
第二,乱港溃散。束沐从多篇聚焦乱港势力影响力及其内部生态演变的《中评数据》归纳出三个特征:一是乱港媒体“大台”被依法取缔、查处之后,反中乱港舆论的碎片化、泡沫化已成定局;二是零星乱港分子虽然逃至境外、另立平台,但他们自私、贪婪、内斗的真实面目深入人心;三是泛政治化退潮,乱港势力“同温层(信息茧房)”被相继打破,香港网络舆论的意识形态风险得到稳定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