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签法案促台参与WHA蔡东杰:口惠实不至

蔡东杰。(中评社 资料照)

  中评社台中5月18日电(记者 方敬为)第75届世卫大会(WHA)将在22至28日在瑞士举行,台湾尚未受邀;美国总统拜登日前签署法案促台重获世界卫生大会(WHA)观察员身分。中兴大学国际政治研究所特聘教授蔡东杰接受中评社访问表示,美国5年来签署不少相关法案,仍无法助台重返WHA,美方其实有能力实质作为,却长期口惠实不至,代表台美关系仍受制于中美关系的天花板之下。

  蔡东杰,政治大学政治学博士,现任中兴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前瞻研究中心主任、国际政治研究所特聘教授、当代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日韩总合研究中心主任等职,并担任中华当代两岸学术交流协会理事长等职。

  本届WHA倒数计时,台湾迄今未受到邀请函,美国国会为此通过《要求国务卿制定战略使台湾重获WHO观察员地位》法案,要协助台湾重获世卫观察员身分,拜登在签署期限5月13日签字生效,是否有助台湾参与WHA,外界关注。

  蔡东杰表示,机会当然是有的,但坦白说,美国自从台湾在2017年不再受邀参与WHA之后,过去5年来签署通过的类似法案为数不少,美国国会相关的倡议、决议也非常多,但就结果论来说,从来没有起到实际效用,台湾仍然受阻于WHA的大门之外。

  因此,蔡东杰说,台湾能否再以观察员的身分重返WHA,关键从来不是美国又签署了新的法案,这些法案本质实上宗旨、方向都相同,并无新意,台湾能否参与WHA的关键是在于,美国到底能够为台湾做到何种程度的实质作为?

  他指出,台湾过去在马英九执政时期,就是以观察员的身份参与WHA,以美国在国际的影响力,助台以观察员的身分参与WHA是绝对可行。第一个是有前例可循;第二个是,如果美国愿意,并不是不可能,因为“观察员”终究并非正式的国际身分。   反过来思考,蔡东杰提到,美方为何在实质作为方面犹疑?其实在2017年之后,台湾之所以参与WHA受阻,主要是因为政党轮替的关系,民进党上台后两岸矛盾冲突扩大,台湾就不再受邀出席WHA,两岸关系变坏是导致台湾无法参与WHA的最大原因。美方也明白这一点,所以在考量到中美关系的前提之下,自然只会有“宣示性”作为,难祭出“实质性”作为。

  他说,否则美国如果愿意或有诚意的话,台湾要重返WHA其实不困难,以美国目前依旧存在的国际影响力与权力,台湾只不过是拿一个识别意义的“观察员”身份而已,严格来说,并非不可能。

  值得注意的是,蔡东杰指出,就理论而言,当中美竞争态势上升,美台关系就会相对紧密,美国为了制衡北京会积极打台湾牌、拉拢台湾,从这个角度来看,如此态势对台湾参与国际空间应当非常有利。但目前看来,即便美中目前是以竞争为主,仍可以发现,事实是到今天为止,美台关系仍然受制于中美关系的天花板之下,就算两强的竞争大于合作,美国仍未替台湾排除参与国际组织的障碍。

  他说,这是很清楚的事实,即便在美中以竞争为主轴的关系之下,坦白说,在过去几年当中,台湾的国际参与空间并没有实质上的突破。再回过头去看美国签署的敦促法案,确实不必过于重视。

  蔡东杰指出,当然,这确实是美国的困境,虽然要与北京竞争,但又要考虑刺激中方所可能招致的后果,也因此导致美国长期对台只能够口惠而实不至。

  美国是否有一天能够口惠实也至?蔡东杰说,严格来说机会是有,只要美中之间的竞争态势继续上升,台湾就有机会有所斩获,只要美中之间的竞争突破美国的自我限制,要让台湾参加WHA,乃至于其他的国际组织随时都有机会,只是关键在于美中竞争态势会否解除美国的自我设限。

  蔡东杰表示,所以若要观察美国对台湾长期口惠实不至的状态会否扭转?只要美中对抗持续,随时都有可能,只要一直累积下去,就有可能达某个临界点。当然反过来说,如果美中关系缓和,台湾离机会之窗就越来越远,这是相对性的关系。

蔡东杰。(中评社 资料照)

  中评社台中5月18日电(记者 方敬为)第75届世卫大会(WHA)将在22至28日在瑞士举行,台湾尚未受邀;美国总统拜登日前签署法案促台重获世界卫生大会(WHA)观察员身分。中兴大学国际政治研究所特聘教授蔡东杰接受中评社访问表示,美国5年来签署不少相关法案,仍无法助台重返WHA,美方其实有能力实质作为,却长期口惠实不至,代表台美关系仍受制于中美关系的天花板之下。

  蔡东杰,政治大学政治学博士,现任中兴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前瞻研究中心主任、国际政治研究所特聘教授、当代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日韩总合研究中心主任等职,并担任中华当代两岸学术交流协会理事长等职。

  本届WHA倒数计时,台湾迄今未受到邀请函,美国国会为此通过《要求国务卿制定战略使台湾重获WHO观察员地位》法案,要协助台湾重获世卫观察员身分,拜登在签署期限5月13日签字生效,是否有助台湾参与WHA,外界关注。

  蔡东杰表示,机会当然是有的,但坦白说,美国自从台湾在2017年不再受邀参与WHA之后,过去5年来签署通过的类似法案为数不少,美国国会相关的倡议、决议也非常多,但就结果论来说,从来没有起到实际效用,台湾仍然受阻于WHA的大门之外。

  因此,蔡东杰说,台湾能否再以观察员的身分重返WHA,关键从来不是美国又签署了新的法案,这些法案本质实上宗旨、方向都相同,并无新意,台湾能否参与WHA的关键是在于,美国到底能够为台湾做到何种程度的实质作为?

  他指出,台湾过去在马英九执政时期,就是以观察员的身份参与WHA,以美国在国际的影响力,助台以观察员的身分参与WHA是绝对可行。第一个是有前例可循;第二个是,如果美国愿意,并不是不可能,因为“观察员”终究并非正式的国际身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