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出台加速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

  中评社北京11月25日电/据经济参考报报导,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共同发布了《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的通知》,正式启动了智能网联汽车的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业内专家表示,该政策的出台有利于推动高阶自动驾驶汽车量产加速落地,助力我国在全球自动驾驶产业竞争中抢占先机。

  相关政策不断完善

  据介绍,智能网联汽车融合了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多种创新技术,是全球新兴产业发展新的竞争焦点。当前,全球自动驾驶进入商业化落地关键期。欧洲、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已通过行驶认证、豁免等方式推动L3级及以上自动驾驶汽车量产,为自动驾驶汽车合法合规“上路”提供政策支持。

  我国智能网联汽车近年来在产业规模、关键技术、示范应用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是全球汽车智能化的领跑者。

  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搭载辅助自动驾驶系统的智能网联乘用车市场渗透率达到42.4%,全国已开放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超过15000公里,道路测试总里程7000多万公里。

  据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郭守刚介绍,在示范应用方面,我国自动驾驶出租车、无人巴士、自主代客泊车、干线物流以及无人配送等多场景示范应用在有序开展。在网联发展方面,全国17个测试示范区、16个“双智”试点城市、7个国家车联网示范区完成了7000多公里道路智能化升级改造。

  规模扩大的同时关键技术也取得突破。新一代电子电气架构、车用操作系统、大算力计算芯片等实现装车应用,跨域融合与控制器技术实现突破,高性能激光雷达感知范围达到了250米。当前,L2级自动驾驶车型广泛应用,多家车企已经做好了量产L3级车辆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