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规模应用持续扩大
在日前举行的第一届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大会上,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发布的《中国北斗产业发展指数报告》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北斗产业发展综合指数达到1312点。相比2013年的250点,增长幅度超过400%。
“我国北斗产业保持高速增长和快速发展态势,在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以及大众应用等方面均获得了巨大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已经达到新高度。”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会长于贤成说,我国北斗产业正在稳步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北斗产业链和供应链安全稳健,基础持续夯实,形成芯片、模块、天线、板卡等完整型谱,实现软件、算法等完全自主研制,构建起国家检测认证体系。国产芯片出货量超亿级规模,国外同类芯片支持北斗系统,形成良性发展态势。
北斗应用规模持续扩大。截至今年上半年,我国各种类型的北斗终端设备(不含消费类电子)应用总量接近2300万台/套,较去年同期增加超过727万台/套,北斗应用渗透率超50%。行业领域全面覆盖,应用深度持续增强,涉及国计民生主要行业的北斗终端设备应用数量超过1300万台/套。
对于北斗应用规模持续扩大的原因,中位协北斗时空技术研究院院长李冬航认为,首先,国家大力推进北斗应用。国家“十四五”规划提出,深化北斗系统推广应用,推动北斗产业高质量发展。其次,随着数字经济发展,国民经济各领域数字化转型升级发展对北斗应用需求增长明显,主动实现“+北斗”发展,拓宽了市场。再次,移动互联网科技进步,特别是北斗应用创新发展,与智能手机、穿戴式设备相结合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以及新模式出现,为大众用户提供了新的良好体验,推动北斗应用规模持续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