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关注:多家港媒称新选制展新气象

此次选举呈现团结一心、共谋发展的新气象(中评社 梁帆摄)

  中评社香港5月11日电(记者 梁帆)第六届香港行政长官选举5月8日顺利举行,唯一候选人李家超获1416张支持票、以99.16%得票率成功高票当选新一届香港特首人选。多家港媒发表社评表示,在严峻棘手的内外挑战和热切诚挚的公众期盼之下,新选举制度摒弃以往选举高度政治化的劣质民主,努力让选举反映民愿、集中民智、为民谋福,使选举活动更加理性、公平、有序,不仅顺利选出担当作为、众望所归的新行政长官人选,而且为新一届政府开展施政提供坚实民意基础,积累宝贵的政治能量。

  大公报发表社评指出,成功举行的第六届行政长官选举依法依规、公平公正,安全廉洁、有声有色,没有抹黑和攻击,没有破坏和撕裂,香港社会广泛参与,聚焦发展和民生议题,充分展现了新选制的先进性、优越性。选举的成功举行,也与候选人获得广泛支持密不可分。李家超过硬的过往政绩、踏实的行事作风、勇于担当的态度,得到了各界的高度肯定。李家超公职生涯四十多年,由一线警员晋升至保安局局长,管治经验丰富,执行力强;在2019年修例风波期间,经受住严峻的考验;成为政务司司长后,李家超在抗疫工作中亲力亲为,展现了良好沟通协调和组织能力,与爱国爱港政团社团关系融洽,善于团结各界人士。各界市民对他寄予信任和期待。

  文汇报社评称,此次选举呈现的团结一心、共谋发展新气象,在过往的旧选举制度下难以想像。回首过往选举,包括新选制落实前的两届立法会选举,选举已沦为操弄政治、夺取议席的工具,令社会民粹化、激进化,每经一次选举,香港就撕裂得更严重。在众声喧哗的选举文化下,共识政治被弃如敝屣。选举结束后,社会撕裂的选举后遗症持续,行政立法关系长期僵持对立,施政举步维艰,香港发展停滞不前,受害最深的是广大市民。

  文汇报社评表示,事实证明,新选制为本港创造了理性、团结、进取的政治气氛和竞选环境,有力排除了内外反中乱港势力的干扰,让参选人和整个社会可以全情专注于政纲的形成,专注于实事求是地解决问题;在政纲形成后,又可以在短时间内与各界各方广泛交流,在交流过程中不断丰富、完善政纲,透过凝众智、汇众力,提出务实可行、贴地惠民的破解方略,既回应市民的现实诉求,更为香港长远发展、提升竞争力布局谋篇。

  商报时评则认为,当选次日李家超即马不停蹄,先是一早拜会特首林郑月娥,接着礼节性拜会终审法院首席法官张举能和立法会主席梁君彦,下午又与中央四大驻港机构负责人会晤,展现了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林郑月娥在李家超胜选后不久即致以祝贺,并安排候任特首办于当日下午就开始办公;她昨天与李家超商讨政府交接工作,承诺余下任期会为新一届政府提供一切所需协助,态度积极诚恳,获对方先后7次致谢。市民看在眼里,对这番新气象自然万分雀跃,期盼林郑月娥领导的现届政府和李家超作为特首人选的候任团队在未来数周精诚协作,实现平稳过渡无缝衔接,让新一届政府在7月1日开好局,逐步落实竞选承诺,兑现良政善治,同时期盼香港未来在李家超带领下实现更大发展,取得更多成就。

  星岛日报社评亦表示,特首选举唯一候选人李家超当选后,表明首要工作是筹组班子,上任后优先处理房屋和经济民生事务,意味他面对着内外一大堆挑战和难题,须刻不容缓地处理,根本没蜜月期可言。市民期望他挟着高票当选的势头,领导新团队能短期做出成绩来,以实干开创新篇,并解决困扰多年的深层次问题,引领香港走向良政善治的新时代。

此次选举呈现团结一心、共谋发展的新气象(中评社 梁帆摄)

  中评社香港5月11日电(记者 梁帆)第六届香港行政长官选举5月8日顺利举行,唯一候选人李家超获1416张支持票、以99.16%得票率成功高票当选新一届香港特首人选。多家港媒发表社评表示,在严峻棘手的内外挑战和热切诚挚的公众期盼之下,新选举制度摒弃以往选举高度政治化的劣质民主,努力让选举反映民愿、集中民智、为民谋福,使选举活动更加理性、公平、有序,不仅顺利选出担当作为、众望所归的新行政长官人选,而且为新一届政府开展施政提供坚实民意基础,积累宝贵的政治能量。

  大公报发表社评指出,成功举行的第六届行政长官选举依法依规、公平公正,安全廉洁、有声有色,没有抹黑和攻击,没有破坏和撕裂,香港社会广泛参与,聚焦发展和民生议题,充分展现了新选制的先进性、优越性。选举的成功举行,也与候选人获得广泛支持密不可分。李家超过硬的过往政绩、踏实的行事作风、勇于担当的态度,得到了各界的高度肯定。李家超公职生涯四十多年,由一线警员晋升至保安局局长,管治经验丰富,执行力强;在2019年修例风波期间,经受住严峻的考验;成为政务司司长后,李家超在抗疫工作中亲力亲为,展现了良好沟通协调和组织能力,与爱国爱港政团社团关系融洽,善于团结各界人士。各界市民对他寄予信任和期待。

  文汇报社评称,此次选举呈现的团结一心、共谋发展新气象,在过往的旧选举制度下难以想像。回首过往选举,包括新选制落实前的两届立法会选举,选举已沦为操弄政治、夺取议席的工具,令社会民粹化、激进化,每经一次选举,香港就撕裂得更严重。在众声喧哗的选举文化下,共识政治被弃如敝屣。选举结束后,社会撕裂的选举后遗症持续,行政立法关系长期僵持对立,施政举步维艰,香港发展停滞不前,受害最深的是广大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