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关注:世界动荡 中日智者呼吁共促和平
中评社北京12月8日电(中评社报导组)12月7日,第十八届北京-东京论坛以线下线上相结合的形式举行。在上午的主题对话环节,来自中日两国的八位专家就“维护世界和平与国际合作的中日两国责任——邦交正常化50周年之际的思考”交流看法。在本环节,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原主任、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主任赵启正担任中方主持人,宫本亚洲研究所代表、日本原驻华大使宫本雄二担任日方主持人。
与会嘉宾普遍认为,当今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作为本地区和世界的两个重要国家,中日要为世界的和平发展承担起一定的责任。为此,中日双方应加强交流沟通,增强互信,积极合作,携手为地区和世界注入更多正能量。
中国财政部前部长朱光耀表示,2022年,就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的状况来说,应该说是困难的,但是展望2023年,挑战更为艰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这主要的全球两个国际金融机构都预测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率可能低于2%。这种情况下,中日两国要加强合作是非常关键的。朱光耀建议,首先,要克服缺乏互信的问题。中日两国是搬不走的邻居,双方最终要认真落实好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必须要交流沟通,在此基础上逐步加强互信。其次,双方的宏观经济政策交流、双方区域合作交流、双方供应链的交流也非常重要。在即将召开的中日经济高层对话会上,双方应在节能环保、绿色发展、医疗康养等领域进一步加强合作,也应对当前两国经济关系的瓶颈问题进行研判,梳理CPTPP的谈判进程,理清共识,直面分歧,就双方的政策关切和市场主体的诉求进行坦诚沟通。同时,双方应就彼此宏观经济政策进行深入交流。
日本兵库震灾纪念21世纪研究机构理事长、日本兵库县立大学理事长五百旗头真表示,今年是日中邦交正常化五十周年,明年我们将迎来日中友好条约缔结45周年,在这样一个时间节点,我们回想日中交流,发现两国的经济交流是非常有深度的,但我们之间的政治关系不容乐观,因为有历史的负重,也面临着一些新问题需要去处理,在这个复杂的时代,要尊重天命,尊重百姓。日方希望能够更加自由,维持现有国际秩序,不断扩大改革路线,中国应该更进一步协助和参与。他提出,美中是否可以一起去制止俄乌战争,美中之间应该一起向着和平而努力。关于领土争议,他认为应该搁置争议,朝着积极合作,构建成熟大国关系的目标去做。
中日友好协会常务副会长程永华表示,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50年来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日关系取得了长足发展,各领域交流合作实现了质的飞跃,彼此利益融合达到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不仅造福两国人民也惠及亚洲和世界。两国关系不仅局限于两国范围内,对亚洲和世界都是有力的。现在我们直面50年后的今天,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冷战思维、霸权主义、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上升,扭曲国际准则、割裂经济联系、破坏和平发展的行径已经引起国际社会高度警惕。中国和日本作为本地区和世界的重要国家,应该携手合作,以双边关系的稳定性为地区和世界注入更多的确定性和正能量。21世纪是亚洲的世纪,全球治理已经进入亚洲时刻,中日都是本地区和世界的重要国家,肩负着维护亚洲和平稳定,促进发展繁荣的重任,相信我们有足够的智慧和能力解决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我们应该认真落实两国领导人达成的重要共识,坚定中日友好信念,以诚相待、以信相交,恪守中日“四个政治文件”原则,践行互为合作伙伴、互不构成威胁的政治共识。
日本自卫队前统合幕僚长河野克俊表示,两国都需要思考互相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什么样的?“战略互惠关系”这个词现在已经被很少提及了,但我们应该回到这样一个原点和初心。他认为,对于俄乌战争中国需要有更明确的表态,他相信这是符合中国的利益的。他也提到,日中之间从2012年开始中断的防卫交流是一个严重的问题,这对于日中关系的发展不利,希望中方能够在此方面上再思考一下。河野说,双方要克服不同,站在更高的角度去看日中关系,美中关系变好是日本十分希望的,这对日本的利益也是好的。
国观智库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国际战略研究基金会高级研究员、清华大学战略研究中心学术委员张沱生表示,今年暴发的俄乌冲突已经使冷战在欧洲全面复活,美国对中国的全力打压和不断挑起的台海紧张局势则可能将欧洲的冷战扩展到东亚以至亚太地区,在此形势下,中日关系已面临着严峻挑战。他认为,在维护世界和平与重塑国际合作方面,中日应该承担以下责任:第一,应该共同克服全球化的消极面,推进自由公平贸易和地区自贸区的发展,开展良性竞争,努力促使全球化和各国相互依存;第二,中日两国应争取早日走出因两国实力对比发生变化形成的摩擦高发期,率先建立起契合新时代要求的中日新型大国关系;第三,在当前中美摩擦竞争加剧的形势下,日本不在中美间选边站,而是发挥桥梁作用,对于避免亚洲发生冷战意义重大;第四,中日应在维护与发展现存国际秩序上积极开展合作;第五,面对日益严重的全球性挑战,中日两国拥有重大共同利益,必须同舟共济。
日兴esearch Center 株式会社理事长、日本银行原副总裁山口广秀,时代已经在变化,低利率、通缩的时代应该会逐渐过渡到高利率、通胀的时代,所以宏观经济政策应该如何调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日本曾经出现过泡沫膨胀和崩溃,中国也在不断地研究日本这段历史,对此,中日双方应该坦诚交流,这对全球稳定也是有利的。
宫本亚洲研究所代表、日本原驻华大使宫本雄二最后表示,日本的年轻人是比较客观中立地来看待中国问题的,所以说中国的崛起日本看不惯,这并不是这么一个简单的逻辑。整个日本社会现在为什么对中国持比较否定的看法,为什么舆论调查显现这样一个结果呢?并不是媒体刻意误导了日本的舆论,而是中国在此之前所作所为,所言所语给日本很多国民带来了如此的印象。因此我们要想让日中关系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就希望能够考虑到日本的情况来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宫本也说,联合国宪章里有大的原则,我们在这个大原则之下有国际框架,日中友好和平号条约也是国际法的一部分,所以我们现在说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实际上都是建立在国际法之上的,我们从来不能够提倡违反国际法的国际规则,这是我们的基本思路,希望中方能够理解。
中评社北京12月8日电(中评社报导组)12月7日,第十八届北京-东京论坛以线下线上相结合的形式举行。在上午的主题对话环节,来自中日两国的八位专家就“维护世界和平与国际合作的中日两国责任——邦交正常化50周年之际的思考”交流看法。在本环节,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原主任、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主任赵启正担任中方主持人,宫本亚洲研究所代表、日本原驻华大使宫本雄二担任日方主持人。
与会嘉宾普遍认为,当今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作为本地区和世界的两个重要国家,中日要为世界的和平发展承担起一定的责任。为此,中日双方应加强交流沟通,增强互信,积极合作,携手为地区和世界注入更多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