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中博答中评:二十大为中国外交举旗定向
中评社香港10月24日电(记者 郭至君)10月16日上午,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中评社记者采访了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国际战略研究所所长朱中博,请他对报告涉外部分进行解读。朱中博表示,报告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格局、胸怀、智慧与自信,为今后中国外交举旗定向,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朱中博说,二十大报告共分15个部分。涉外内容主要体现在报告第一和第十四部分。第一部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中提到,“十九大以来的五年,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就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重大战略部署,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有效应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接踵而至的巨大风险挑战”。这里提到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个大局”以及“应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和接踵而至的巨大风险挑战”,均表明中国外交在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进程中所扮演的重要历史角色。“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也成为新时代十年来党和国家事业历史性成就与历史性变革的重要组成。
朱中博指出,报告的第十四部分“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申了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再次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为人类谋进步的不变初心与永恒信念,体现了大国大党胸怀天下的使命与担当。报告强调,中国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报告进而指出,中国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与国际社会共同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彰显了中国人民同世界人民携手开创人类更加美好未来的愿望,指明了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具体路径。总之,中国始终胸怀天下,把自身发展和人类发展相结合,与各国共享中国发展机遇,致力于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不断作出更大的贡献。
“近年来,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国际环境日趋错综复杂。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与新的地缘政治热点爆发以来,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更是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一方面,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人类前途依然光明。另一方面,世界动荡加剧,天下日益不太平,国际形势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显增,特别是恃强凌弱、巧取豪夺、零和博弈等霸权、霸道、霸凌行径大行其道,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等四大赤字不减反增,人类面临团结与分裂、包容与排外,共赢与独占、合作与对抗、稳定与冲突两股理念与力量的较量,面临光明与黑暗两种命运与前途的抉择。因此,二十大报告指出,世界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何去何从取决于各国人民的抉择。而报告所宣示的中国外交政策宗旨与理念主张,恰恰给出了中国的答案、中国的主张、中国的选择,那就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努力为人类开辟光明美好的未来。”朱中博说。
朱中博也告诉中评社记者,“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是中国外交一以贯之的理念,也是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做出的庄严承诺。中国一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终坚定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对国际政治中的霸权、霸道、霸凌行径深恶痛绝并敢于斗争、坚决抵制。“国强必霸”这套西方现实主义权力政治的逻辑不适用于中国。“国霸必衰”“国虽大,好战必亡”。中国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没有走过、也永远不走殖民扩张、对外侵略掠夺的帝国主义老路邪路。中国历史上没有、今后也不会侵略和欺负他人,不会称王称霸。中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大小国家一律平等、相互尊重,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坚持在本国和平发展同时,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繁荣。习近平主席曾说过,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
朱中博表示,在全球化时代,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大家都在一条船上,早已成为命运与共的共同体。与此同时,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人类面临新冠肺炎疫情延宕反复、地缘政治热点此起彼伏、世界经济复苏乏力、气候变化危机迫在眉睫、粮食安全和能源资源问题凸显、逆全球化来袭、恐怖主义阴魂不散等层出不穷的全球性挑战。那种迷信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拉帮结伙搞小圈子、搞冷战集团对抗,搞“脱钩”甚至搞“两个平行世界”的图谋,都是极为短视、损人不利己的,是不得人心的,注定没有前途。“团结才能胜利”。祗有同舟共济,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携起手来共同应对挑战,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社会才能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中评社香港10月24日电(记者 郭至君)10月16日上午,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中评社记者采访了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国际战略研究所所长朱中博,请他对报告涉外部分进行解读。朱中博表示,报告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格局、胸怀、智慧与自信,为今后中国外交举旗定向,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朱中博说,二十大报告共分15个部分。涉外内容主要体现在报告第一和第十四部分。第一部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中提到,“十九大以来的五年,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就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重大战略部署,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有效应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接踵而至的巨大风险挑战”。这里提到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个大局”以及“应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和接踵而至的巨大风险挑战”,均表明中国外交在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进程中所扮演的重要历史角色。“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也成为新时代十年来党和国家事业历史性成就与历史性变革的重要组成。
朱中博指出,报告的第十四部分“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申了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再次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为人类谋进步的不变初心与永恒信念,体现了大国大党胸怀天下的使命与担当。报告强调,中国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报告进而指出,中国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与国际社会共同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彰显了中国人民同世界人民携手开创人类更加美好未来的愿望,指明了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具体路径。总之,中国始终胸怀天下,把自身发展和人类发展相结合,与各国共享中国发展机遇,致力于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不断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