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关注:多家港媒呼吁抗疫资源须高效利用

图为中央援建的方舱医院(图片来自大公文汇)

  中评社香港3月15日电(记者 梁帆)多位中央高层领导人在全国两会期间连番透过港区代表向全体香港市民表达关心、关怀和鼓励,中央心系香港,全力支援香港抗疫,各类香港急需的抗疫物资源源不绝火速送抵。但有专家认为,情况显示存在资源配置低效错位、分配渠道不畅、机构运转失序等问题。多家港媒近日发表社评呼吁特区政府要进一步加强统筹指挥、动员、协调、调度,各部门要加强沟通合作,同时积极调动、善用民间力量,群策群力,解决好抗疫物资配送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星岛日报社评指出,最近出现高薪输入内地护理员、天价采购强力抽气扇等情况。当前正在打抗疫狙击战,很多事情须特事特办,也是战时规矩。对于过惯承平生活的港人来说,总会以过往那套标准来衡量事件,并提出质疑。社会有不同声音来监察政府是好事,港府须及时加以解说,释除市民疑虑,同时藉此提高透明度,来凝聚社会向心力,上下一心打赢这场疫情狙击战。

  文汇报社评表示,内地抗疫物资供应充裕、迅速抵港,但由于对物资的需求“海量”、而且各有不同,能否有畅通的渠道、高效的配给、充足的人员,及时把抗疫物资派发到医疗机构的前线医护、高风险人员,尽快完善方舱医院的设施配套,或者把个人抗疫物资配发给居家隔离的市民,不让中央援港的抗疫物资积压、闲置在仓库,考验着特区政府的应变和统筹能力。因此,一方面,政府要统筹好香港的各种医疗资源,以有效的分工合作机制开展救治确诊者工作;另一方面,随着国家援建香港的隔离及治疗设施相继交付使用,以及内地援港的生活及医疗物资源源不绝抵港,各界力量紧急行动起来组织义工分发抗疫药物及物质等,政府进行有效的统筹协调工作更显重要。

  文汇报社评亦提到,中央援建的9间方舱医院全部投入使用,预计将为本港提供约5万个隔离床位,有效发挥方舱医院阻断病毒传播链、高效助力分配医疗资源的功能,对本港能否在最短时间内、最大程度控制疫情,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区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加强管理,用好方舱医院,落实“应收尽收、应治尽治”的防治策略,彻底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染人群,显着提高整体医疗效率,实现最大限度减少感染、降低重症、降低病亡率。

  明报社评认为,院舍纷纷爆疫,意味送院长者数目直线上升,急症室不胜负荷。有伊利沙伯医院医生指出,之前院方针对急症室的额外支援有限,他们形同单打独斗。本港公院人手床位长期不足,疫下千计医护染疫无法上班,人手更是捉襟见肘,特区政府未有及早寻求内援解决床位人手问题,医管局也未有灵活调度,集中火力支援公院急症室,至于找私院分流病人以便腾空公院床位,政府和医管局之前的表现也很被动。疫情失控是人祸,院舍千计长者染疫亡,更是人祸中的人祸,特区政府是一个这么庞大的官僚机器,就算一些主事官员和部门上月正为全民强检等工作筹谋,不代表其他高官及部门无法处理院舍爆疫危机,公院有难,医管局亦有责任多想法子应对。第五波疫情过后,当局有必要就院舍疫灾进行独立调查,厘清各方责任。

  中评社社评亦表示,中央援港抗疫的行动迅速有力。韩正副总理称,对于香港的抗疫需求,中央“照单全收、有求必应”。夏寳龙主任亦强调,全国人民都支持香港,“大家是一家人,不分你我”。李克强总理的表态“中央政府会全力支持抗疫”更是表明为了支持香港抗疫到胜利,中央已经下定了最大的决心。在中央援港抗疫的过程中,两地衔接方面会遇到不少体制机制上的难题。中评社认为,面对这些难题,宜从中央对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具有监督权的法理上去把握方向,从这两年来中央出手引领香港由乱向治的转折中去汲取经验,从特区公务员队伍不善决策谋划但需忠实执行的特点去寻找方法,从抗疫问题上香港市民对中央高度信任的事实中去体察民情。

  大公报社评提到,抗疫不仅是物资保障战,也是一场人力组织战、资源运用战。当前香港抗疫出现的不仅仅是经验不足、人手短缺的所谓客观因素,更与官僚思维、官僚体制、官僚作风密不可分。不改变心态,还继续为抗疫成效不彰寻找藉口,这绝不是应有的态度。中央对香港的关爱必须及时传递到每位市民手中,中央援港项目和措施必须尽快落到实地。中联办连日来派出由办领导牵头的两支小分队,直插一线,了解实情,围绕方舱建设和物资分发与特区政府及有关方面密集会商,支持特区政府履行好抗疫主体责任。高效的执行力,不是嘴上说说,必须要让大家看得见、摸得到,特区政府18万公务员应该走出来,带头派发抗疫物资。

图为中央援建的方舱医院(图片来自大公文汇)

  中评社香港3月15日电(记者 梁帆)多位中央高层领导人在全国两会期间连番透过港区代表向全体香港市民表达关心、关怀和鼓励,中央心系香港,全力支援香港抗疫,各类香港急需的抗疫物资源源不绝火速送抵。但有专家认为,情况显示存在资源配置低效错位、分配渠道不畅、机构运转失序等问题。多家港媒近日发表社评呼吁特区政府要进一步加强统筹指挥、动员、协调、调度,各部门要加强沟通合作,同时积极调动、善用民间力量,群策群力,解决好抗疫物资配送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星岛日报社评指出,最近出现高薪输入内地护理员、天价采购强力抽气扇等情况。当前正在打抗疫狙击战,很多事情须特事特办,也是战时规矩。对于过惯承平生活的港人来说,总会以过往那套标准来衡量事件,并提出质疑。社会有不同声音来监察政府是好事,港府须及时加以解说,释除市民疑虑,同时藉此提高透明度,来凝聚社会向心力,上下一心打赢这场疫情狙击战。

  文汇报社评表示,内地抗疫物资供应充裕、迅速抵港,但由于对物资的需求“海量”、而且各有不同,能否有畅通的渠道、高效的配给、充足的人员,及时把抗疫物资派发到医疗机构的前线医护、高风险人员,尽快完善方舱医院的设施配套,或者把个人抗疫物资配发给居家隔离的市民,不让中央援港的抗疫物资积压、闲置在仓库,考验着特区政府的应变和统筹能力。因此,一方面,政府要统筹好香港的各种医疗资源,以有效的分工合作机制开展救治确诊者工作;另一方面,随着国家援建香港的隔离及治疗设施相继交付使用,以及内地援港的生活及医疗物资源源不绝抵港,各界力量紧急行动起来组织义工分发抗疫药物及物质等,政府进行有效的统筹协调工作更显重要。

  文汇报社评亦提到,中央援建的9间方舱医院全部投入使用,预计将为本港提供约5万个隔离床位,有效发挥方舱医院阻断病毒传播链、高效助力分配医疗资源的功能,对本港能否在最短时间内、最大程度控制疫情,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区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加强管理,用好方舱医院,落实“应收尽收、应治尽治”的防治策略,彻底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染人群,显着提高整体医疗效率,实现最大限度减少感染、降低重症、降低病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