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安林语中评:涉台论述高屋建瓴内涵丰富
中评社香港10月24日电(记者 郭至君)习近平总书记作了二十大报告,其中多次谈及台湾问题。中评社记者就报告涉台内容采访了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上海市台湾研究会会长严安林,请其就报告涉台部分的表述做了深入的分析。严安林告诉记者,二十大报告涉台部分文字精炼,内涵丰富且站位很高,体现了中国共产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战略自信和战略定力。
严安林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共产党人在把握两岸关系时代变化,丰富发展国家统一理论与对台方针政策,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理念和重大政策主张,形成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解决台湾问题总体方略,这是新时代做好对台工作的一个根本遵循和行动纲领。尤其目前在面对当下更加复杂的、严峻的台海局势,二十大报告对台部分是在总结过去五年、甚至十年对台工作成就的基础上提出了至少是有关未来5年推动两岸关系发展跟国家统一进程的指导纲领和任务。
严安林认为,总体方略是推动两岸关系发展和国家统一进程的指导思想,“祖国统一大业”是最终的目标。目前阶段的基本的手段和方式方法是“把握两岸关系主导权和主动权”。“涉台部分这样开篇是提纲挈领的,看起来非常简要,但实际上把至少未来五年的对台工作主要指导思想和任务都提出来了。”他说。
报告中提到“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人自己的事,要由中国人来决定”,对此严安林分析称,台湾是中国的台湾,解决台湾问题属于中国内政,总书记之所以特别强调这一点,是根据目前台湾问题有着深刻国际大背景这样一个因素。实际上,台湾问题从1949年出现以来就有着深刻的国际背景,深受冷战等因素的影响,它的产生是当时国共内战的一个结果,但美国因素或者说国际因素、冷战因素无疑是不可回避的,甚至我们现在讲台湾问题延续到今天还没有解决,最大的国际障碍就是美国。美国现在基于遏制中国大陆发展的霸权思维,大打“台湾牌”,频频提升美台关系,还伙同其他盟友来干涉台海事务,向“台独”分裂势力发出了很多错误的信号。
严安林说,总书记这样说也是严重地警告台湾岛内的“台独”分裂势力,如果继续采取这样一种行为,台海形势的紧张局势可能会进一步上升。“实际上我们始终认为台海两岸的人民都是中国人,如果说台湾问题纯粹是两岸的、是中国的内政问题的话,很多东西解决起来就比较简单了,但是如果一些人一定要去勾结外来势力,那么其实是让两岸关系复杂化了。”他说。
严安林对中评社记者说,十九大报告涉台部分的标题是“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当时是把其确立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那么二十大提出解决台湾总体方略形成以后,明确点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是今后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对两岸同胞和中华民族最有利。这句话至少可以从四个方面来理解。第一,“一国两制”是实现两岸统一的原则性和保持台湾地区既有制度跟生活方式不变的灵活性的有机统一。用这种方式来统一的话,既达成瞭解决台湾问题这个矢志不渝的历史任务,也满足了两岸以及港澳和海外全体中华儿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愿望,也最大程度地尊重、保持和照顾了台湾地区既有的制度和生活方式。
第二,用“一国两制”方式来统一,实际上是用和平谈判、平等协商的方式来实现统一。这样的话实际上台湾地区、台湾民众的利益诉求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表达和满足。
第四,“一国两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创举,是经过港澳回归实践所证明的、能够保持港澳地区长期繁荣稳定的制度安排,也是我们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所以相信完全可以成为台湾地区回归的一个最好方式。“简单来说,如果不是‘一国两制’,难道要‘一国一制吗’?我觉得这才是值得台湾民众去思考的问题。”严安林说。
在二十大报告中,习总书记特别强调了“保留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选项”,对此严安林认为,这个表述非常好。什么叫“一切必要的措施”?实际上这个是包括了“武力方式”、但不只是“武力方式”,它的内涵是比“武力方式”更加丰富多样。之所以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里面会强调这一点,就是鉴于“台湾问题国际化”程度在不断加深,尤其国际上反华势力在频繁地干涉台海事务,未来“反干涉”的任务还是比较艰巨的。“所以我觉得首先是警告台湾岛内的‘台独’分裂势力,必要的时候会采取一些必要措施;第二也要警告外在的这些干涉台海事务的反华势力;第三实际上我们还是强调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当然,祗有做好了非和平方式统一的准备,才有可能真正的和平统一。而且准备的越充分,和平统一的可能性越大。总书记强调我们是愿意尽最大的努力,有最大的诚意来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但是保留这个选项是要应对‘台独’分裂势力和外在势力的干涉的,我们不希望采取非和平的选项,但是保留这个选项是为了和平统一有可能实现。”严安林说。
严安林也表示,报告中清楚区分了台湾同胞和极少数“台独”分裂分子的说法是非常好的。其实,还是要看到广大的台湾同胞依然有爱国光荣传统,多数台湾同胞并没有要求或主张“台独”,所以总书记的讲话实际上是把广大的台湾同胞跟极少数的“台独”分裂分子做了一个区隔,事实上两者之间也确实有着本质的区别,如果没有给予清晰区分的话,就是一竿子把所有台湾人都打倒了。就像毛主席曾经说过,“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是革命的首要问题”,所以从统一工作来说,确实还是要团结一大片,打倒一小撮,既要反对、打击“台独”势力,又要尊重、关爱、造福台湾同胞,尊重台湾同胞求尊严,要和平、谋发展的基本心态。
严安林指出,二十大报告涉台部分体现中国大陆对于两岸走向统一的必胜信念和信心。无论从哪方面来看,我们都知道统一是历史的必然,是历史的正道,也是民众的心愿。尤其这个信心是有坚实的基础的,也是两岸力量对比之下的必然。我们谈论两岸的统一,推动两岸统一,既要看到坚持站在中华民族的道义高地,同时也要坚持实力统一。所以,这样一个无比坚定的必胜信心,实际上是我们拥有的战略的实力,战略的定力和战略的耐心。
严安林最后表示,这次的报告内容精炼但自成一体,涉台部分不仅是跟整个二十大报告有机融合为一体,而且兼容性很大,自身又形成一个有关国家统一的总体方针,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也说,细读报告之后发现里面有很多有新意的细微调整,包括提出增进台湾同胞福祉的制度,以及明确提出“反干涉”。另外,报告里边也处理好了多对关系,比如说“国家统一”跟“民族复兴”的关系;台湾民众跟“台独”分裂势力有所区隔的一对关系;“反独”和“促统”的辩证关系;“和平方式”和“非和平方式”的关系等。
中评社香港10月24日电(记者 郭至君)习近平总书记作了二十大报告,其中多次谈及台湾问题。中评社记者就报告涉台内容采访了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上海市台湾研究会会长严安林,请其就报告涉台部分的表述做了深入的分析。严安林告诉记者,二十大报告涉台部分文字精炼,内涵丰富且站位很高,体现了中国共产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战略自信和战略定力。
严安林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共产党人在把握两岸关系时代变化,丰富发展国家统一理论与对台方针政策,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理念和重大政策主张,形成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解决台湾问题总体方略,这是新时代做好对台工作的一个根本遵循和行动纲领。尤其目前在面对当下更加复杂的、严峻的台海局势,二十大报告对台部分是在总结过去五年、甚至十年对台工作成就的基础上提出了至少是有关未来5年推动两岸关系发展跟国家统一进程的指导纲领和任务。
严安林认为,总体方略是推动两岸关系发展和国家统一进程的指导思想,“祖国统一大业”是最终的目标。目前阶段的基本的手段和方式方法是“把握两岸关系主导权和主动权”。“涉台部分这样开篇是提纲挈领的,看起来非常简要,但实际上把至少未来五年的对台工作主要指导思想和任务都提出来了。”他说。
报告中提到“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人自己的事,要由中国人来决定”,对此严安林分析称,台湾是中国的台湾,解决台湾问题属于中国内政,总书记之所以特别强调这一点,是根据目前台湾问题有着深刻国际大背景这样一个因素。实际上,台湾问题从1949年出现以来就有着深刻的国际背景,深受冷战等因素的影响,它的产生是当时国共内战的一个结果,但美国因素或者说国际因素、冷战因素无疑是不可回避的,甚至我们现在讲台湾问题延续到今天还没有解决,最大的国际障碍就是美国。美国现在基于遏制中国大陆发展的霸权思维,大打“台湾牌”,频频提升美台关系,还伙同其他盟友来干涉台海事务,向“台独”分裂势力发出了很多错误的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