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答中评:张伯礼谈中医抗疫与发展
中评社香港10月22日电(记者 郭至君)新冠疫情自暴发以来已近三年,在抗疫阻击战中,中国的中医中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二十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张伯礼在参加大会期间接受了中评社记者的采访并就中医药的作用和未来发展谈了自己的看法。
张伯礼说,新冠疫情是突发的,但是中医药抗击疫情却有3000年的文字记载历史,至今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西医关注病毒,疫苗和特效药的研发都有一定的滞后性,而中医重视症候,主要关注病毒侵袭机体后的综合症状,可第一时间通过辨证论治给予中药干预,凸显了中医药的可及性优势和应用价值。
张伯礼表示,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中医药全程参与、深度介入,形成了“有机制、有团队、有措施、有成效”的中西医结合医疗模式,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成为我国抗疫方案的亮点。与此同时,科研攻关与临床救治同步推进,遴选出以“三药三方”为代表的一系列有效方药。中医医疗队伍整建制接管方舱医院并承担定点医院救治工作,有效减少了轻症向重症转化。隔离点普遍服用中药,充分发挥第二道屏障作用,有效减少了密接者阳性检出率。对重症患者遵循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降低了死亡率。提出早期康复、综合康复、自我康复的原则,中西医结合康复有效减少了后遗症发生率。
张伯礼指出,中医药在各阶段均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我们秉承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积极为海外抗疫贡献中医药智慧与力量,中医药救治新冠肺炎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的肯定。
张伯礼也提到,中医药产业发展仍存在一些短板,需加强规划设计,促进高质量发展。一是加强规划设计及项目经费支持。启动针灸国际合作项目,设立中医药重大科技专项,支持中医药关键技术和仪器装备的研究;用现代科学语言将中医药疗效和作用机制说明白,讲清楚。二是重视中医药服务能力和质量提升。加强对临床研究中心建设的支持,突出中医药特色优势,开展中医药治疗优势病种的循证研究。
另外,张伯礼在参加天津代表团的会议时也表示,我们将根据新产业新业态发展需要,及时调整优化学科结构、专业设置,加强交叉学科群和科技攻关,着力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办好天津中医药大学中药学拔尖人才班、勇搏励志班。“这是党和人民的殷切期待,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张伯礼说,面向科技前沿交叉热点,我们将充分发挥组分中药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现代中医药海河实验室科研优势,力争将中医药说明白、讲清楚。我们将总结经验、补齐短板,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优势,构筑好新冠疫情防控的第二道屏障,为用中国式办法解决世界医改难题提供思路,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我将与师生一起把奋斗书写在逐梦路上,只争朝夕、不负韶华,为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贡献力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发挥余热。”张伯礼说。
中评社香港10月22日电(记者 郭至君)新冠疫情自暴发以来已近三年,在抗疫阻击战中,中国的中医中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二十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张伯礼在参加大会期间接受了中评社记者的采访并就中医药的作用和未来发展谈了自己的看法。
张伯礼说,新冠疫情是突发的,但是中医药抗击疫情却有3000年的文字记载历史,至今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西医关注病毒,疫苗和特效药的研发都有一定的滞后性,而中医重视症候,主要关注病毒侵袭机体后的综合症状,可第一时间通过辨证论治给予中药干预,凸显了中医药的可及性优势和应用价值。
张伯礼表示,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中医药全程参与、深度介入,形成了“有机制、有团队、有措施、有成效”的中西医结合医疗模式,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成为我国抗疫方案的亮点。与此同时,科研攻关与临床救治同步推进,遴选出以“三药三方”为代表的一系列有效方药。中医医疗队伍整建制接管方舱医院并承担定点医院救治工作,有效减少了轻症向重症转化。隔离点普遍服用中药,充分发挥第二道屏障作用,有效减少了密接者阳性检出率。对重症患者遵循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降低了死亡率。提出早期康复、综合康复、自我康复的原则,中西医结合康复有效减少了后遗症发生率。
张伯礼指出,中医药在各阶段均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我们秉承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积极为海外抗疫贡献中医药智慧与力量,中医药救治新冠肺炎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