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龙凤图》中的女性形象
图像学着眼于主题和思想,将美术史与文化史相互关联,以此更为深入地挖掘艺术作品的背景与内涵。我国自商代起便有信史,春秋战国时期的考古发现与流传经典更是丰富。楚国是文化繁荣之地,老庄思想与《楚辞》皆诞生于此。
《人物龙凤图》与大部分绘画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画于丝帛之上。此作不是作者用来抒发自我情感的艺术作品,而是具有重要使用功能之物,兼具艺术与实用价值。画中对于祝祷的女性形象的描绘,直观反映出当时以贵族阶级为首的楚国人民的审美与信仰,从中能够读出人们对于生死的坦然和对于精神的追求。
从审美角度看,《人物龙凤图》中描绘的女子肃穆端庄,既富有高贵的气质,又不失女性的灵动秀美。这一形象符合她所处时代与环境的审美标准,从《楚辞》中也能见到相似的风韵。虽然只是以简练的线条进行勾勒,但该女子面容之秀丽依旧得到充分的展现,她那细长的眉,有着“长眉入鬓”之感。《楚辞》中多有对女子眉黛的详细描写,如“青色直眉”,与画中以墨色绘就的眉有着共通之处;又如“蛾眉”,则指细长而弯曲之眉,似乎更为符合画中人的眉形。眉眼一同来看,则有“嫮目宜笑,蛾眉曼只”的描写。美人眉目如画的特点,在图中女子的眉眼之中也能略见一二。
在《人物龙凤图》中,作者对于女子的形体有着较为细致的描绘,较好地把握了祝祷女子整体的体态。图中女子虽然身着宽松服饰,腰处却是不盈一握,这是典型的楚国风尚。楚国对于细腰的推崇历来为人所熟知,不仅有“楚王好细腰”的故事,《楚辞》中也有“小腰秀颈,若鲜卑只”的描写。这种审美趋向主要来源于贵族阶层的喜好,并逐渐形成社会共同追逐的“美”。总体而言,《楚辞》中对于美人的描写多为既丰满又强调腰肢纤细,并不是一味偏爱瘦弱形象。
除了容貌与体态,画中女子的服饰也值得关注。最为引人瞩目的,便是宽大的袖管与紧束的袖口以及曳地的衣摆。据考古发现可知,楚人的袖袪多收束,而袖管宽大,形成“垂胡袖”,既讲究体态不露,也便于肘腕的活动。而衣长及地更是常见,以显文质彬彬之感。尽管《人物龙凤图》中的线条简洁,但仍可看出女子衣着上多有纹饰。这也是楚国服饰的一大特点,即华丽典雅,带有神秘色彩,贵族阶层尤其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