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方学者研判台海形势 冀加强沟通自我克制
中评社华盛顿9月29日电(记者余东晖)在台海形势日趋紧张之际,美国乔治·布什基金会日前召集美国和两岸学者,研讨台海形势,提出缓和建议。与会者认为和平统一的可能性正在变小,他们呼吁美中就台湾问题加强坦率沟通,保持自我克制,做出相互保证。
根据乔治·布什基金会发布的此次“二轨对话”的讨论会纪要,三方专家学者重点讨论了谁改变现状、和平统一可能性、未来怎么办这三大议题。
关于谁改变了现状,北京和华盛顿互相指责是对方改变了台海现状。北京的主要担忧是,美方正在逐渐掏空长期以来的一个中国政策,并试图阻止两岸统一,佩洛西访台和拟议中的《台湾政策法案》就是这一发展的例证。
中方的主要关切是,他们是否应该继续相信美国的“一个中国政策”。一些人认为,华盛顿最终会放弃它,并向台湾提供进攻性武器。最近的事件表明,美国正越来越朝着这个方向发展,从而支持了要求北京尽早采取先发制人行动的呼声。
专家认为,美国“一个中国”政策的非约束性使华盛顿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对其进行解释和执行,只要其核心概念,即美国视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不变。
专家指出,在某些情况下,美国宣示的政策与华盛顿的战略情绪和行动是分离的:虽然宣示的政策是让台海两岸的人民决定他们的未来,但美国继续向台湾出售武器,促进高层互访,加深与台湾的接触,使其与大陆统一的可能性尽可能小。官方对台政策和美国国内政治之间的紧张关系可能会持续下去。拜登最近多次发表防卫台湾的言论,以及随后白宫坚持一个中国政策的官方声明,都是这种持续分歧的表现。
专家认为,在中美战略竞争不断加剧的情况下,台湾问题与各自国内问题更多联系。“和平解决”的概念变得更加难以捉摸和自我服务。2016年以来大陆对台湾更多的施压行动,给了华盛顿的“中国鹰派”更大的影响力。这产生了导致不稳定的恶性循环。
关于和平统一的可能性,三方专家学者都认为,和平统一的前景越来越渺茫。
专家指出,过去,中国领导人不急于追求统一,因为他们相信,统一只是时间问题。这种想法是有条件的:台湾没有戏剧性地走向法理独立;美国尤其是白宫在两岸谈判中扮演缓冲的角色,以阻止台湾的挑衅行为;两岸经济一体化继续下去,在台湾产生统一的愿望。
专家表示,而今,即使台湾不宣布独立,北京将统一与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联系起来。这本质上创造了一种“截止日期思维”或实现目标的紧迫感。北京还认为,它不能再指望美国行政部门在这个问题上发挥中立和建设性的作用。然而,非和平解决也可能对中华民族复兴进程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专家看到,中国人上升的民族主义情绪,不仅推动北京在台湾问题上采取更强硬的立场,还提高了中国成本与效益盘算中的效益部分。中国人认为,统一的好处将是巨大的,而随着美国越来越多地干涉,拖延行动的代价与日俱增,因此中国应该尽早走向统一。对于佩洛西访台,中国公众期待和要求政府做出更强烈的反应。
专家也看到,在台湾,民调显示大多数人支持维持现状,少有正式宣布独立的意愿。无论谁赢得2024年大选,台湾都不太可能宣布独立,部分原因是许多台湾人认为他们已经是一个“独立的国家”。台湾执政的民进党本质上认为“中华民国”与台湾是一回事。台湾人不愿接受“一国两制”,现在许多台湾人,包括国民党人,相信北京将采用非和平手段来实现统一。
未来怎么办?专家学者提出了三大建议:
美国和中国需要就他们对台湾的看法以及他们的真正立场进行坦率和透明的对话,并应摆脱通常含糊混乱的外交声明。双方都应该认识到,他们对台海紧张局势的升级都有份,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在美国和中国的负面情绪日益高涨的情况下,自我克制变得更加重要,虽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双方互相采取强硬立场在今年10月和11月以后还可能继续,误判和意外升级的风险仍然很高,因为官方沟通渠道尚未完全恢复。
相互保证有利于增进双方互信,增强双方战略意识,避免冲突。双方都可以为对方提供一系列较小的、可实现的要求。比如,白宫至少在私下发出信号,表示愿意控制并稳定其对台政策,而不是将控制权拱手让给美国国会。
中评社华盛顿9月29日电(记者余东晖)在台海形势日趋紧张之际,美国乔治·布什基金会日前召集美国和两岸学者,研讨台海形势,提出缓和建议。与会者认为和平统一的可能性正在变小,他们呼吁美中就台湾问题加强坦率沟通,保持自我克制,做出相互保证。
根据乔治·布什基金会发布的此次“二轨对话”的讨论会纪要,三方专家学者重点讨论了谁改变现状、和平统一可能性、未来怎么办这三大议题。
关于谁改变了现状,北京和华盛顿互相指责是对方改变了台海现状。北京的主要担忧是,美方正在逐渐掏空长期以来的一个中国政策,并试图阻止两岸统一,佩洛西访台和拟议中的《台湾政策法案》就是这一发展的例证。
中方的主要关切是,他们是否应该继续相信美国的“一个中国政策”。一些人认为,华盛顿最终会放弃它,并向台湾提供进攻性武器。最近的事件表明,美国正越来越朝着这个方向发展,从而支持了要求北京尽早采取先发制人行动的呼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