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长岛:深海有人家,海岛迎“三变”

  中评社北京4月18日电/据新华社报导,长岛人林绍鹏经营的民宿“Dream 1902”有点特殊:它由百余年前的老房子改建而成,保留原来特色的同时,还结合了现代设计元素,与海岛秀丽的景色相映成趣。

  “这个民宿小院日租金2000元左右,虽然价格高,但不愁客源。”他说,良好的生态环境正在给海岛发展带来更多可能性。

  长岛地处胶辽半岛之间,包括151个岛屿,纵列于渤海海峡,曾是山东省唯一的海岛县,岛民常年与大海相伴。记者走访发现,当地推进全域生态保护,践行“两山理论”的实践不仅重塑了生态环境和海岛产业,还改变了民众的生活习惯和思想理念。

  环境之变

  乘船经过长岛的车由岛,海鸥密密麻麻地在空中盘旋,很多还追着轮船飞翔。得益于附近海域良好的生态环境,成千上万只海鸥在车由岛安家、觅食、嬉戏、繁衍,车由岛因此得名“万鸟岛”。

  通过多年持续的治理,长岛区域内东方白鹳、黄嘴白鹭、苍鹰等迁徙鸟类数量也有所增长。据统计,长岛境内发现的鸟类已占全国鸟类种类的24.2%。除了鸟类,大叶藻等藻类也在海岸生长,白江豚等珍稀海洋生物频频出现,斑海豹数量明显增多。

  曾几何时,这里长期被海参育苗厂和近岸养殖设施占据,海水被污染,岛民苦不堪言。“当时养殖废水直排大海,近海脏得没法看。”南长山街道孙家村村民肖树全,手指着大海方向说。

  长岛给人的惊喜不限于此。赵王村东南海岸的一处山体上,遍布着紫荆、胡枝子、紫穗槐等植被,随着海风翻起层层“波浪”。

  “三年前,山上光秃秃的,一下雨就往下冲泥水,落碎石头。”长岛公用事业服务中心园林科科长张文平拿着几张老照片给记者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