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珈健:大陆对台湾执政当局会越来越强悍

张珈健认为,美中关系今年会是关键,中国大陆会努力让中美架构会越来越平等。(中评社 高易伸摄)

  中评社高雄1月8日电(记者 高易伸)展望2022年新一轮中美关系,台湾中山大学中国与亚太区域研究所助理教授张珈健接受中评社专访表示,2022对美国与两岸三方都是很关键的一年,在当前结构下,美中关系很难有软化余地,不过,中国大陆会努力让中美架构越来越平等,对台湾执政当局也会越来越强悍。

  至于,台湾年底要进行地方选举,他认为,除非执政的民进党出现重大舞弊丑闻,否则在野的国民党依旧很难翻身,抗中保台对民进党的选举与趋势是有效的。

  张珈健,1982年生,台湾大学政治研究所硕士、美国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UCSB)政治学博士。曾任政治大学东亚所博士后研究员、台大政治系兼任助理教授、现为中山大学中国与亚太区域研究所助理教授,研究领域包括国际金融政治、战时财政金融动员体制、美中贸易战、亚太区域主义、东南亚研究等。

  对2022新形势,张珈健表示,拜登赶在2021年底接连推动相关出口管制政策,其中包括针对新疆的“防止强迫维吾尔族劳动法”?宣示性意义、立场很强。

  张珈健分析,2022年的中国会在国际秩序上会努力朝跟美国“平等的架构”迈进,当前台湾政局、执政党走向很清楚,因此中国对台湾将会越来越强悍,两岸关系也不太会有转圜的空间。

  张珈健说,美中双方在看待彼此的关系有落差,美国的做法有点像是“对美国有利的筹码都拉走”,这是中美关系越来越激化的原因。

台湾中山大学中国与亚太区域研究所助理教授张珈健。(中评社 高易伸摄)

  张珈健表示,美中的战略性竞争与对抗很清晰,近年美方战略报告书影响了拜登对中态度,这也是拜登把中国列为美国的战略竞争者的原因之一。因此,美中关系现在很难回到过去的交往。过去特朗普算是“交易型的政治人物”,因此他的承诺并不是这么的明确,那段时间导致美中关系转为脆弱,外交上也越来越尖锐,当时的美中结构性对立就很清楚,拜登上台后,去年二月美中阿拉斯加“2+2”会议达到低点,但纵使如此,美中高层官员还是愿意会面。如果美中官员都不会面,那彼此之间的猜忌就会加深,这才是美中关系真正恶化的威胁。

  张说,当然,一次的习拜视讯峰会也不可能让美中关系重修旧好,这样不切实际,但至少美中还是展现出可以沟通、有消弭歧见,认真探讨美中差异性的可能。当前美中两大集团依旧各自努力着手在产业经济面上的断链、重组、科技的保持、转移竞争上,但美中双方不愿意爆发军事冲突是可以确定的。

  对于台湾?张珈健说,从去年底四大公投结果看,民进党选举策略显然是有效果的,这个难题会在国民党身上。国民党现在仍属于“维持之前的选择”,但这显然在选举上对选民没有太大诱因,国民党也很难鼓动支持者。在此情况下,台湾的路线就会越来越走向偏民进党这边。

   张珈健说,“抗中保台”或许是台湾社会普遍的重点,但选民不完全只要抗中保台,而不要其他经济、民生、环保、社会等议题。倘若现在的局势往这边走,除非执政党在今年出现很大的舞弊状况,才有可能改变这个趋向,但如果没有,这趋势恐怕会很难改变。

张珈健认为,美中关系今年会是关键,中国大陆会努力让中美架构会越来越平等。(中评社 高易伸摄)

  中评社高雄1月8日电(记者 高易伸)展望2022年新一轮中美关系,台湾中山大学中国与亚太区域研究所助理教授张珈健接受中评社专访表示,2022对美国与两岸三方都是很关键的一年,在当前结构下,美中关系很难有软化余地,不过,中国大陆会努力让中美架构越来越平等,对台湾执政当局也会越来越强悍。

  至于,台湾年底要进行地方选举,他认为,除非执政的民进党出现重大舞弊丑闻,否则在野的国民党依旧很难翻身,抗中保台对民进党的选举与趋势是有效的。

  张珈健,1982年生,台湾大学政治研究所硕士、美国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UCSB)政治学博士。曾任政治大学东亚所博士后研究员、台大政治系兼任助理教授、现为中山大学中国与亚太区域研究所助理教授,研究领域包括国际金融政治、战时财政金融动员体制、美中贸易战、亚太区域主义、东南亚研究等。

  对2022新形势,张珈健表示,拜登赶在2021年底接连推动相关出口管制政策,其中包括针对新疆的“防止强迫维吾尔族劳动法”?宣示性意义、立场很强。

  张珈健分析,2022年的中国会在国际秩序上会努力朝跟美国“平等的架构”迈进,当前台湾政局、执政党走向很清楚,因此中国对台湾将会越来越强悍,两岸关系也不太会有转圜的空间。

  张珈健说,美中双方在看待彼此的关系有落差,美国的做法有点像是“对美国有利的筹码都拉走”,这是中美关系越来越激化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