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长根:两岸既要求同存异 更要聚同化异
中评社北京8月24日电(记者 张爽)华东师范大学两岸交流与区域发展研究所所长、海峡两岸关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仇长根在2022年两岸关系研讨会上发表观点称,两岸既要“求同存异”,更要“聚同化异”。既要毫不动摇坚持“九二共识”;又要积极谋划两岸“对话协商”。台湾问题“久拖不议、久拖不决”,台会越被动。因此,两岸需要共同寻找一条创新与发展“九二共识”的新路子。
仇长根表示,1992年,两岸官方授权海协会与海基会(简称“两会”)在香港会谈,双方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这是海峡两岸隔绝38年之后,首个政治性共识,充满政治智慧与艺术性。
对于“九二共识”与“求同存异”,仇长根认为,“九二共识”核心要义是“坚持一中原则,努力谋求统一”。但对“一中涵义”予以模糊,这就是指“求同存异”。“求同存异”是双方顺应历史大势,顾全大局,暂搁争议,各让一步,极大地发挥了中国人的政治知慧和政治艺术,符合希望两岸和平发展的台湾主流民意。30年来的实践充分证明:“九二共识”是维护台海和平稳定大局的“定海神针”;是发展两岸关系的共同“政治基础”;是打开两岸僵局“对话协商”的金钥匙;是打击、遏制“台独”分裂势力的有力武器。
对于“求同存异”与“聚同化异”,仇长根表示,2015年5月4日“习朱会”,习总书记强调两岸要“聚同化异”,并提醒国民党,“虑善以动,动惟厥时”。显然,“求同存异”或“求同尊异”,不解决问题,两岸更需要“聚同化异”,将“九二共识”推向一个新的层次。但国民党强调“一中各表的九二共识”,而且立场摇摆,甚至有人认为“九二共识”己经“过时”,是“没有共识的共识”。从现实看,是害怕被绿营“抹红”,是为选票“重返执政”,选择逃避现实,淡化、弱化、封存“九二共识”。从本质上解析,国民党坚持所谓的“一中各表”,实际是“偏隅拒统”。
对于“聚同化异”与“对话协商”,仇长根表示,要想达成“聚同化异”,两岸需要“对话协商”。“聚同化异”与“对话协商”,两者关系相辅相成,紧密相关。很遗憾,没等到两岸“对话协商”,台湾政党轮替。六年多来, 民进党顽固拒绝、否定、污蔑、歪曲“九二共识”,是“国共共识”,是“一国两制”。为谋一党及政客之私,欺骗民众换选票。根本上讲,民进党骨子里、骨髓里装满“台独”因子,是其坚持“台独”本质所决定。所以,“两会”关门,管道切断,无法“对话协商”,僵局无解,危机难除,这是必然的结果。
仇长根认为,唯有“对话协商”方能“聚同化异”:
第一,坚持“九二共识”,探索两岸“对话协商”,防止台海失控。目前台海局势险象环生,风险与危机持续升高。佩洛西窜台严重践踏一中原则,严重威胁台海和平稳定。蔡己完全投靠美国,民进党变本加厉勾连美国“倚美谋独”,幻想美国“保台”,配合美国“以台制华”战略。而中美博弈,美试图“牵制、遏制”、“拖住、拖垮”中国大陆,“玩火”频打“台湾牌”,得寸进尺挑衅、践踏“红线”。面对如此严峻复杂局面,需要打破民进党否认“九二共识”的魔咒,需要打破国民党“一中各表”永久化,需要两岸“对话协商”,防止误判,控制住民进党“铤而走险”。
第二,在“九二共识”基础上,两岸“对话协商”地位是平等的。启动两岸“对话协商”难度相当大,但“对话协商”有利于维护台海稳定和推进两岸和平发展及维护亚太地区和平稳定;有利于推进两岸更深入的交流合作,共同抵御全球经济通胀挑战;有利于两岸融合发展共谋民众福祉。历史总是要进步的,“分歧”不能永远“存异”,即便“求同”的部分也要理清。与时俱进,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再思考如何解决“一个中国涵义”的重大政治分歧。习总书记《告台湾同胞书》40周年讲话强调, “和平统一,平等协商,共议统一”。2015年新加坡“习马会”足以证明,双方以“两岸领导人”名义实现历史性对话,大陆没有“以大吃小,以大欺小”,没有矮化台湾。
仇长根说,总而言之,两岸既要“求同存异”,更要“聚同化异”。既要毫不动摇坚持“九二共识”;又要积极谋划两岸“对话协商”。两岸“对话协商”,符合台湾民意。“时和势”在大陆这一边,“主动权和主导权”在大陆这一边。台湾没有选择,出路唯有“对话协商”。“台独”是绝路,大陆“锁台、困台、穷台”工具很多(大陆包括河南等7省GDP已超台湾)。台湾问题“久拖不议、久拖不决”,台会越被动。因此,两岸需要共同寻找一条创新与发展“九二共识”的新路子。
中评社北京8月24日电(记者 张爽)华东师范大学两岸交流与区域发展研究所所长、海峡两岸关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仇长根在2022年两岸关系研讨会上发表观点称,两岸既要“求同存异”,更要“聚同化异”。既要毫不动摇坚持“九二共识”;又要积极谋划两岸“对话协商”。台湾问题“久拖不议、久拖不决”,台会越被动。因此,两岸需要共同寻找一条创新与发展“九二共识”的新路子。
仇长根表示,1992年,两岸官方授权海协会与海基会(简称“两会”)在香港会谈,双方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这是海峡两岸隔绝38年之后,首个政治性共识,充满政治智慧与艺术性。
对于“九二共识”与“求同存异”,仇长根认为,“九二共识”核心要义是“坚持一中原则,努力谋求统一”。但对“一中涵义”予以模糊,这就是指“求同存异”。“求同存异”是双方顺应历史大势,顾全大局,暂搁争议,各让一步,极大地发挥了中国人的政治知慧和政治艺术,符合希望两岸和平发展的台湾主流民意。30年来的实践充分证明:“九二共识”是维护台海和平稳定大局的“定海神针”;是发展两岸关系的共同“政治基础”;是打开两岸僵局“对话协商”的金钥匙;是打击、遏制“台独”分裂势力的有力武器。
对于“求同存异”与“聚同化异”,仇长根表示,2015年5月4日“习朱会”,习总书记强调两岸要“聚同化异”,并提醒国民党,“虑善以动,动惟厥时”。显然,“求同存异”或“求同尊异”,不解决问题,两岸更需要“聚同化异”,将“九二共识”推向一个新的层次。但国民党强调“一中各表的九二共识”,而且立场摇摆,甚至有人认为“九二共识”己经“过时”,是“没有共识的共识”。从现实看,是害怕被绿营“抹红”,是为选票“重返执政”,选择逃避现实,淡化、弱化、封存“九二共识”。从本质上解析,国民党坚持所谓的“一中各表”,实际是“偏隅拒统”。
对于“聚同化异”与“对话协商”,仇长根表示,要想达成“聚同化异”,两岸需要“对话协商”。“聚同化异”与“对话协商”,两者关系相辅相成,紧密相关。很遗憾,没等到两岸“对话协商”,台湾政党轮替。六年多来, 民进党顽固拒绝、否定、污蔑、歪曲“九二共识”,是“国共共识”,是“一国两制”。为谋一党及政客之私,欺骗民众换选票。根本上讲,民进党骨子里、骨髓里装满“台独”因子,是其坚持“台独”本质所决定。所以,“两会”关门,管道切断,无法“对话协商”,僵局无解,危机难除,这是必然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