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专家:台海“精灵装不回瓶子里”
中评社华盛顿8月23日电(记者余东晖)美国专家担心,佩洛西访台引发的台海危机还处于初始阶段,后续美国反应动作更多,中方反应也会更激烈,从而产生“棘轮效应”。专家引用美国人常用的俚语“精灵装不回瓶子里”,指解放军在台海的行动已不可逆转。
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22日举行“第四次台海危机军事维度”线上研讨会,美国专家就佩洛西访台后的台海形势以及后续可能的发展,做出他们的研判。
美国海军研究生院副教授杜孟新(Christopher Twomey)认为,当前的台海危机还处于初始阶段,以往的危机通常都延续更长时间,比如1995年到1996年的台海危机延续了8个月。
杜孟新分析,这个危机延续的压力源泉包括,美方已表示今后几周会到台海进行“自由航行行动”,美国还将加强第七舰队等区域海军力量。这在中国人看来具有挑衅性,不得不做出回应;还有压力来自美国国会,美国国会议员和日本国会议员代表团继续访台,这在佩洛西访台以后更引人注意。
杜孟新指出,不应单纯将中方的反应视为只针对佩洛西访台,更广泛地说,是中方担心美国对其传统的“一中政策”进行“切香肠”。在中方看来,这种战术以某种不正常的方式对待台湾,为台湾提供不同的政治和外交地位。因而中方相信他们必须划出更清楚、更明显的红线,向美国和台湾显示,进一步侵蚀美国的“一中政策”对中国人来说是不可接受的。这些将给中方做出更强烈反应施加更大压力,因而他猜想未来几个月这场危机仍可能继续扩散和发展。
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傅泰林(M.Taylor Fravel)表示,目前台海正处于非常微妙的形势中,他评估解放军已经发生的存在变化不会后撤,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开始用“新常态”这个词。这种存在的强度不太可能随时间推移而变化。“我不认为精灵还能装回瓶子里”(I don't think that the genie can be put back in the bottle),他的话意指台海形成的“新常态”不可逆转,剩下的问题只是:目前尚还相对和平的活动是否打乱商业流和航空流?确保进入畅通无阻的海域是否势在必行?
傅泰林相信,美军仍会穿行台海,但美国可能是唯一在此时愿意这么做的。“如果别的盟友伙伴参与,我会感到惊讶。”他更担心下次北京认为红线又被跨越时会发生什么?他分析,因为中方觉得自己的言辞无法改变美国的政策;还有不确定因素是,美国总统在下次“市民大会”上又会说出什么话?如果再发生这样的事情,会否引发新的行动与反行动?“我们正处于相当不稳和紧张的时刻。”傅泰林说道。
杜孟新指出,在此存在“棘轮效应”(ratchet effect),意即每次行动在上次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具有不可逆性。他表示,下一次北京认为必须应对挑衅时,其基线就是过去两周中方所做的事情。中方会认为如果需要释放信号显示更大的决心来阻止下一次挑衅,则不得不做得更多。那可能意味着有更多导弹飞越台湾岛,更多导弹射到更接近台湾的地方。
杜孟新预期,下一步会看到美中双方决心的竞争,美国海军会展示自己不会被中方所阻止,而中方也会发送美国行为不可接受的信号。他分析,过去几年美国在其“一中政策”上的做法,比如公开讨论美军驻台可能性,拜登三次表态有防卫台湾的承诺,国务院网站改变关于台湾的语言,助理防长称台湾为战略资产等,如果类似的事情再发生,中方就可能将之变成发送信号的基础,成为进一步升高情势的基线。
兰德集团政策研究员葛岚(Cristina Garafola)也认为,中方目前的反应只是未来有可能有更多闪爆点的头两周。更让她担忧的是,她不觉得美国现在还有像1995年台海危机时那样的筹码,当时中方寻求与美方举行峰会,双方由此进入谈判。而现在的形势正相反,中方主动切断了与美方在多个领域的对话。
中评社华盛顿8月23日电(记者余东晖)美国专家担心,佩洛西访台引发的台海危机还处于初始阶段,后续美国反应动作更多,中方反应也会更激烈,从而产生“棘轮效应”。专家引用美国人常用的俚语“精灵装不回瓶子里”,指解放军在台海的行动已不可逆转。
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22日举行“第四次台海危机军事维度”线上研讨会,美国专家就佩洛西访台后的台海形势以及后续可能的发展,做出他们的研判。
美国海军研究生院副教授杜孟新(Christopher Twomey)认为,当前的台海危机还处于初始阶段,以往的危机通常都延续更长时间,比如1995年到1996年的台海危机延续了8个月。
杜孟新分析,这个危机延续的压力源泉包括,美方已表示今后几周会到台海进行“自由航行行动”,美国还将加强第七舰队等区域海军力量。这在中国人看来具有挑衅性,不得不做出回应;还有压力来自美国国会,美国国会议员和日本国会议员代表团继续访台,这在佩洛西访台以后更引人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