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海鸣:立法会选举是“港式民主”成功实践
中评社香港12月24日电(记者 张心怡 梁帆)港区全国政协委员、香港新时代发展智库主席屠海鸣昨日在“香港的民主道路”研讨会发言指出,新选制下的首次立法会选举,是香港特色民主发展的第一步,这一步具有里程碑意义。他坚信,只要准确把握“一国”和“两制”的关系,坚持中央主导,循序渐进,一定能够探索出符合香港实际情况的民主发展道路,推进“一国两制”行稳致远。
屠海鸣提到,新选制下首次立法会选举全过程彰显了“五光十色”的多样性和理性、公平、有序的竞争性。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一国两制”下香港的民主发展》白皮书,深刻阐述了香港民主发展的历程。他亦结合学习白皮书和自己的参选经历分享了六个方面的体会:
第一,“港式民主”必须以维护国家安全为前提。白皮书指出:“香港特区民主发展必须巩固宪法和基本法确定的宪制秩序,体现‘香港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享有高度自治权的地方行政区域,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的宪制地位,以维护国家安全为前提。国家不安全,香港难安宁,民主也就无从谈起。”与以往相比,本届立法会选举最大的一个特点是:理性、公平、有序。候选人比专长、比政纲、比理念、比担当、比贡献,更加注重民生和发展议题,更加注重能力和素质展示。过去那种靠“拒中抗共”的出格言论、相互攻讦的偏激立场来吸引眼球的现象销声匿迹。任何民主都是在特定国家或地区范围内的民主。哪些议题是不容碰触的“红线”?哪些议题是必须回答的重点?这次选举提供了一个民主选举的样本。
第二,“港式民主”必须以坚持中央主导为原则。白皮书指出:“香港特别行政区实行什么样的民主制度,事关国家主权安全,事关中央和特别行政区的关系,事关香港的长治久安和长期繁荣稳定,中央对此拥有主导权和决定权。香港特别行政区民主的发展必须在中央主导下依法有序推进,建设优质民主。”
白皮书的这些表述十分重要。香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不是无主之地,过往的事实证明,如果香港的民主发展缺少中央主导,就会“野蛮生长”,对抗“一国”原则,改变“两制”本色。新选制是在中央主导下实行的,这是中央对港全面管治权的体现。在这次参选活动中深切感受到,中央管方向和原则,但不干预具体的选举活动,既守住了“安全门”,又激活了本港各界人士参政议政的内生动力,以我自己为例,在短短40天时间里,我参加了53埸与全港各政团、各界别的见面会和各种论坛,效果非常好。
第三,“港式民主”必须以“爱国者治港”为底线。白皮书指出了完善香港选举制度的五项原则,其中有一项重要原则是“全面落实‘爱国者治港’,确保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管治权牢牢掌握在爱国者手中,切实保障香港居民合法权益。”新选举制度有严格的资格审查机制,确保了候选人是“清一色”的爱国者,这个机制将“不爱国者”挡在门外,确保了参选人的议题没有因挑战“一国”原则而混淆视听的,没有借“本土”话题挑拨香港与内地关系的,没有为反对特区政府而哗众取宠的,确保了选举活动风清气正,为建设优质民主做了很好的铺垫。
第四,“港式民主”必须以“开放包容”为特色。白皮书指出:“新选举制度吸引了众多来自不同背景的人士参选,‘五光十色’、多元多样前所未有。”这次选举,出现了许多“新面孔”,既有商界、学界、专业界精英,又有来自社会基层的劳工、职员、中小企业经营者代表;既有土生土长的香港人,又有从内地和台湾到香港生活工作的居民,以及加入中国籍的“老外”;特别是居住公屋和“㓥房”的人士、巴士车长、注册电工等成为立法会选举候选人,前所未有。正是由于新选制具有开放包容的特性,令不同阶层、不同背景的人士都有机会参选,这是一个巨大进步。
第五,“港式民主”必须以增进港人福祉为目的。白皮书指出:“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民主标准,也不存在统一的民主模式。只有符合自身实际、能够解决自身问题的民主才是好民主。”
香港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很多急难愁盼的问题和深层次矛盾。好的民主,既要维护政权安全,更要提高治理效能,促进良政善治。这次选举中,参选人政纲涉及的议题,涵盖了香港经济民生的方方面面,可以看出,不少政纲有理念、有思路、有实招、有决心,大家把重点放在经济民生上,真正为香港人谋实惠、谋福祉。
第六,“港式民主”必须以提升民主质量为重点。白皮书指出:“任何民主的发展都要循序渐进,不可能一蹴而就。‘循序渐进’的‘进’不应只追求民主‘量’的增加,更应强调民主‘质’的提升。”2019年11月举行的第六届区议会选举中,反中乱港势力使用暴力手段胁迫、恐吓、攻击爱国爱港参选人和选民,甚至在光天化日之下行刺其他参选人。那一幕幕选举乱象,历历在目,令人难忘。新选制下的首次立法会选举,风气焕然一新。整个选举活动有序进行,香港社会因选举而引发的周期性震荡一去不返。
中评社香港12月24日电(记者 张心怡 梁帆)港区全国政协委员、香港新时代发展智库主席屠海鸣昨日在“香港的民主道路”研讨会发言指出,新选制下的首次立法会选举,是香港特色民主发展的第一步,这一步具有里程碑意义。他坚信,只要准确把握“一国”和“两制”的关系,坚持中央主导,循序渐进,一定能够探索出符合香港实际情况的民主发展道路,推进“一国两制”行稳致远。
屠海鸣提到,新选制下首次立法会选举全过程彰显了“五光十色”的多样性和理性、公平、有序的竞争性。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一国两制”下香港的民主发展》白皮书,深刻阐述了香港民主发展的历程。他亦结合学习白皮书和自己的参选经历分享了六个方面的体会:
第一,“港式民主”必须以维护国家安全为前提。白皮书指出:“香港特区民主发展必须巩固宪法和基本法确定的宪制秩序,体现‘香港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享有高度自治权的地方行政区域,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的宪制地位,以维护国家安全为前提。国家不安全,香港难安宁,民主也就无从谈起。”与以往相比,本届立法会选举最大的一个特点是:理性、公平、有序。候选人比专长、比政纲、比理念、比担当、比贡献,更加注重民生和发展议题,更加注重能力和素质展示。过去那种靠“拒中抗共”的出格言论、相互攻讦的偏激立场来吸引眼球的现象销声匿迹。任何民主都是在特定国家或地区范围内的民主。哪些议题是不容碰触的“红线”?哪些议题是必须回答的重点?这次选举提供了一个民主选举的样本。
第二,“港式民主”必须以坚持中央主导为原则。白皮书指出:“香港特别行政区实行什么样的民主制度,事关国家主权安全,事关中央和特别行政区的关系,事关香港的长治久安和长期繁荣稳定,中央对此拥有主导权和决定权。香港特别行政区民主的发展必须在中央主导下依法有序推进,建设优质民主。”
白皮书的这些表述十分重要。香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不是无主之地,过往的事实证明,如果香港的民主发展缺少中央主导,就会“野蛮生长”,对抗“一国”原则,改变“两制”本色。新选制是在中央主导下实行的,这是中央对港全面管治权的体现。在这次参选活动中深切感受到,中央管方向和原则,但不干预具体的选举活动,既守住了“安全门”,又激活了本港各界人士参政议政的内生动力,以我自己为例,在短短40天时间里,我参加了53埸与全港各政团、各界别的见面会和各种论坛,效果非常好。